回首頁

本文刊登於:「新世代青年團」(http://youth.ngo.org.tw/ 2003.12.29

回應徐文彥「無害商品」的消費者運動及
其對馬克思的愚蠢無知(二)

林河達/新世代青年團左綠研究小組

 膚淺的「徐文彥」只看到消費,而不看生產!

 徐文彥提出筆者的這段話:「... 資本主義的生產行為是資本家『利潤至上』的邏輯在支配著,而不是看生產出來的商品數量是否已經足夠滿足整體社會需要、是否符合自然生態的規律。只要有錢賺,資本家就拼命生產。」他對筆者這段話頗不以為然,他說:「的確,資本家為求利潤,對環境生態的破壞很大。但這個斷語的推論應該是資本家為求壓低生產成本而進行不合理的生產過程,…」他認為因為如此,才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他接著說「這一段論述讓我想到那些台獨基本教義派,千錯萬錯都是中國的錯,而作者的推論是千錯萬錯都是資本家的錯,管它有沒有道理,論證有沒有問題。資本家豈是生產多少就可以賺多少?沒有需求哪來供給?資本家豈可因為市場飽和就停止生產? 」

 資本主義本來就是「將本求利」的社會,資本家投入生產看重的不是商品的使用價值,他要的就是「利潤」,使用價值不過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才使得資本家才不得不生產使用價值,如果可能的話,資本家甚至不願意生產使用價值,因為,他最終的目的要的就是讓「價值增殖」,也就是讓錢能生錢,難道這不是「利潤至上」嗎!換言之,資本主義運作的核心絕對不是如徐文彥說的價值,而是「剩餘價值」、「利潤」,資本的一切支出成本都是要服從於這個目的。只要還有一定的利潤,資本家當然就拼命生產,只要還能賺多少就生產多少。

 什麼是「資本家為求壓低生產成本而進行不合理的生產過程」?難道資本家不壓低生產成本就是合理的生產過程了嗎?!糊塗的徐文彥從未說明資本家壓低了什麼樣的生產成本才算是不合理的生產過程?!


 資本主義社會裡,價值要能夠增殖是以「勞動力的買賣」為前提,資本家只有雇佣了工人才能進行價值增殖的生產過程,生產出一定的剩餘價值或利潤,即使資本家以「等價交換」的原則十足支付了工資,不給工人階級任何不合理的苛扣,剩餘價值依然存在,依然存在著「剝削」。因此,對馬克思主義者而言,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還存在的一天,就必然存在資本家對於工人階級的剝削,就必然是不合理的生產過程!徐文彥只看消費而不看生產,當然看不到生產過程的剝削,看不到FAIRTRADE咖啡亦是在剝削的生產關係、雇佣關係下所生產出來的。若真懂馬克思的理論,就知道沒有所謂合理的商品,因為商品生產占社會生產中支配地位的生產方式,必定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而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有二重性,一重是使用價值的生產,另一重則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只要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不消除,剝削關係就不會消除,資本家就只能盡可能地執行資本的職能-為資本逐利、為價值增殖即剝削剩餘價值,當然就沒有所謂的合理生產過程!

 其次,從自然生態的角度而言,徐文彥指的應該是資本家不付出破壞自然生態的成本、代價,資本家以往對這部分的成本付出太少,筆者也是贊成要求資本家付出對自然生態破壞的代價,拿出利潤的一部分增加更能降低環境污染的生產設備,以及作為各種恢復自然生態原貌的政策費用,但這不表示資本家支出了這筆費用之後就會是合理的生產過程,不表示人跟自然之間就會是合理的關係!即使資本家階級都支付了破壞自然生態的成本(「自然」難以給予一定的價格,因此多是各說各話、討價還價的情形,但也是鬥爭的場域),商品競爭、利之所趨的問題依然存在。重點在於如何改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無政府主義式的生產行為,改變利潤至上的競爭邏輯,防止生產過剩、資源浪費,以整體社會需要及符合自然生態規律而有計畫的規劃整體社會的勞動、規劃生產。

 徐文彥拿筆者跟台獨基本教義派來作類比簡直是不倫不類。馬克思主義者反對的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而不是資本家,我們從來都不是情緒性的仇恨資本家個人,在我們看來,資本家不過「經濟範疇的人格化」,是「資本的人格化」,資本家不過是受資本操控的個人,受物控制的人!我們的看法和馬克思是一致的,和徐文彥則完全不一致。

 馬克思本人曾提到:「我決不用玫瑰色描繪資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過這裡涉及到的人,只是經濟範疇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階級關系和利益的承擔者。我的觀點是: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系,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系的產物。同其他任何觀點比起來,我的觀點是更不能要個人對這些關係負責的。」(參見《資本論》,第一卷,第12頁)徐文彥又再度曲解了馬克思主義者,汙辱了自己。

 徐文彥強調由消費面切入作為挑戰資本主義的策略,他提到:「資本主義運作的邏輯就是不斷進行生產、流通、消費以及在生產的過程。經由技術的研發、產品的改良不斷擴大市場,刺激消費,進而讓資本繼續積累,繼續生產。資本的循環一但停滯就會有連鎖衰退。」因此,他強調「以消費為手段遏制資本的流通更是直指要害。」

 徐文彥是從資本的整體循環來論證由消費面切入對資本主義的致命性,但這卻不足以作為其論證的強力支持證據。首先,資本的循環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流通)、消費,不論是生產、分配、交換(流通)、消費都是資本循環的其中一個環節,如果用環結論就能支持消費作為顛覆資本主義的手段的話,那不論是從哪個環節切入都能作為顛覆資本主義的手段,環結論不足以支持消費面的重要性。其次,以減少消費的手段來說,不過是減少了資本的生產規模,但絕不會顛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以綠色消費來說,只不過是選擇了號稱能夠保護自然生態的商品,亦不會顛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要顛覆資本主義就必須從生產面切入,改變整個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因為生產是支配其它環節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正如馬克思所言:「生產既支配著與其他要素相對而言的生產自身,也支配著其他要素。過程總是從生產重新開始。交換和消費是不能支配作用的東西,這是不言而喻的。分配,作為產品的分配,也是這樣。而作為生產要素的分配,它本身就是生產的一個要素。因此,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關係。」(參見〈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恩選》,第二卷,第17頁)

 以上兩點是我對徐文彥的回應。一方面指出馬克思主義者是藉由變革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來改變人跟自然間的關係,以對社會的有用性(使用價值層面)以及更符合自然生態規律的原則來進行社會勞動的分配、進行整體的生產計畫,藉此來改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因追求利潤而對自然生態所造成的破壞,另一方面則指出徐文彥混亂的思緒,以及對馬克思的扭曲跟無知,他越搬出馬克思的名號不過是更加地自取其辱,顯示出自己的愚蠢無知罷了。


註:相關文章

一.我們可有共同的未來?──對無消費日運動的感想 林河達

二、回應 :<林河達>我們可有共同的未來?──對無消費日運動的感想 讀者投稿/徐文彥

三、回應徐文彥「無害商品」的消費者運動及其對馬克思的愚蠢無知(一)林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