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於:「新世代青年團」(http://youth.ngo.org.tw/)2006.07.11
價值形式辯證法 編按:此篇文章是根據何青先生於2004年11月6日的「價值形式辯證法」《資本論》講座演講的錄音整理。該講座是由台灣《資本論》研究會主辦,相關現代辯證法的講座,還包括另一場主題為「現代辯證法」的講座。何青先生在此系列講座精闢分析馬克思的辯證法,從《資本論》挖掘現代辯證法的寶藏,並批判中共與蘇聯的黑格爾主義。何青先生對馬克思辯證法與《資本論》的研究是相當深入,很有獨到的見解,講座的內容可說是聞所未聞完全新穎的東西,特此發表,以提昇對《資本論》研究的理論水平。 上一次「現代辯證法」講座中(注:2004年10月18日「現代辯證法」《資本論》講座)把現代辯證法與《資本論》的關係做了一些解釋,這一次我們要進一步看,馬克思是如何在《資本論》中體現其現代辯證法,雖然馬克思並沒有寫一本字母大寫的「邏輯」或是「現代辯證法」這樣的東西,但是他的確留下了《資本論》,而《資本論》中就已經包含他所要表現的現代辯證法。「現代辯證法」這個名詞是沿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所提到的「現代唯物主義」,以此來描述馬克思劃時代的辯證法。馬克思曾經跟恩格斯提到,想要用三五張的稿紙把他所了解的辯證法寫下來,但是在馬克思過世後,恩格斯並沒有在馬克思的遺物中找到辯證法的手稿,也許是寫了沒找到,或是根本沒寫,不能排除各種可能性。但是在他生前未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裡,的確詳細敘述了政治經濟學的方法,像是抽象法、兩條道路、歷史與邏輯次序統一的問題,以及生產、消費、流通與分配相互之間的關係,這是他留下比較明確的方法論的敘述,在《資本論》中也可以零散的發現方法論的痕跡,馬克思常常會耍弄黑格爾的名詞,但他提到黑格爾的名詞時會加註括號,例如「‘價值形式’」,一方面讓讀者知道是用黑格爾的名詞,另一方面讓讀者了解在上下文一定的脈絡下,這個名詞有一定的涵義。在很多地方,馬克思都表現出他所理解的辯證法的敘述,尤其是談到價值形式的幾個地方,最明顯的就是第一卷第一章第三節講價值形式的部分以及第四章「貨幣轉化為資本」,各種價值形式互相轉化的過程,這在在顯示出馬克思有意識地把這些方法很明確地揭露出來,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跋中有提到抽象法、研究的方法與敘述的方法。
敘述方法與研究方法
「在形式上,敘述方法必須與研究的方法不同。研究必須充分地佔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繫。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後,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這點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觀念地反映出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好像是一個先驗的結構了。」(《資本論》第一卷第23頁) 這引文之後,就是上次講座中所談的馬克思的辯證法,實際上就是認識的方法,我曾經論證過,他的認識方法就是辯證法,也是世界觀。這三者是同一的。 「在形式上,敘述方法必須與研究的方法不同。研究必須充分地佔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當第一卷第一章提到價值形式各種發展的過程時,這就是在陳述他的研究方法,為什麼我的題目要訂為「價值形式的辯證法」,而不是「研究方法」呢?事實上「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這兩個名詞的用法,已經被中共中央的教科書誤用了,這些教科書用很不正確的方式,尤其是以黑格爾主義來描述這兩種方法,把它誤用成「研究的方法就是從具體到抽象,抽離出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敘述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概念具象成具體的東西,很明顯的例子是《資本論》三卷,是從抽象的範疇發展到具體的範疇,所以馬克思所謂敘述的方法,就是從抽象到具體。」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我認為是錯的,而且是誤導。為什麼呢?從《資本論》第一卷到第三卷,馬克思先後用過各種方法,包括從抽象到具體、從具體到抽象,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層次做了不同的研究,並不是說全部《資本論》的範圍都是用從抽象到具體的敘述,因為如此一來,完全違反了馬克思抽象法的原則。
抽象法是兩條道路
所謂抽象法是兩條道路,這兩條道路必須互相配合,如果沒有抽象的過程,把各種具體雜多的規定和性質捨象掉,像蒸發一樣取得較高層次的抽象概念,就不可能回到第二條路上來,用具象、具體的方法重新再建構,變成一個更豐富的新的範疇。因此,不能只談兩條道路中的其中一條,進行抽象,而不談具體的再建構,這兩條道路應該互相配合,而具體的再建構若沒有進行抽象,也是不可能完成的。把這兩條道路一刀兩斷,使任何一條道路都可以孤立起來加以研究,這種說法是錯的。尤其是把《資本論》的整個論述看作只是從抽象到具體,等於是說馬克思把一些抽象概念具象為具體的概念,而這正好是黑格爾主義的表現。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的序言當中也有強調,這不是他的方法。馬克思提到「我的辯證法」時,認為他與黑格爾的方法恰好是「截然相反」,而且黑格爾辯證法是顛倒的。馬克思所說的「顛倒」也有特別的意思,並不是頭下腳上這種顛倒。 中共中央的教科書把《資本論》看作是從抽象到具體的發展,這是錯的。《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就不是從抽象開始,而是從具體的商品入手,從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成熟的、整體的系統開始,它的內容是堆積的商品,裡面的細胞就是商品,他認為商品就是客觀的對象,不是主觀思維中的產物,從具體的商品出發,找出這些客觀對象之中摸得到、感覺得到的性質,這些性質他稱為「使用價值」。馬克思是從具體的商品開始的,難道還有什麼比商品更具體的東西嗎?如果硬要說馬克思是從抽象開始而具體化,不知有何根據?我並不是說中共中央是自創的,我們也可以看到蘇聯也是這樣說,包括盧森貝的《資本論注釋》,以及盧森塔爾(Rosenthal)等等作家,也都有這種說法。但是中共中央把這種說法列入教科書之中,如此一來,我們所說的《資本論》與他們的有很大的差距,或是說是顛倒的。至於到底是我們的顛倒或是他們的,便要根據《資本論》一步步來論證。
馬克思的抽象法 V.S. 李嘉圖的強迫抽象
要了解商品,假如從第一卷第一章來看,談到關於商品物理、化學和幾何等等的屬性,引出所謂可以滿足人的需要的使用價值,但是使用價值如果彼此要交換的話,便進入一個特別的交換關係。但是,兩個物理、化學和幾何完全不同性質的使用價值是不可能交換的,因為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如果要交換,兩者必須要取得一個共同的質,並且在量上是可以通約的東西。在兩千多年前,亞里斯多德認為這種東西是不存在的,儘管他這麼想,但交換依舊持續進行著。馬克思進一步分析,認為這個共同的東西就是人類勞動的凝結,勞動的產品就是他們共同的東西。無論如何,這些產品總是人類勞動的產品,也就是人類一般勞動力的耗費,這是把人類各種不同具體的勞動,包括織、縫等等動作抽象、捨象之後,所得到的一個共同的東西--人類一般勞動力的耗費,這是一個抽象的結果。抽象到這個層次,有用勞動的產品都可以得到一個共同的質,在量上也得以通約,如此便可以構成兩個不同的東西得以交換的基礎。這種說法證明了即使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仍然可以找出它們可以交換的共同的東西,但不能證明這個共同的東西就是它們的交換價值。我們可以說這個抽象的人類勞動是價值,但為什麼這是兩個使用價值相交換的共同的東西,從交換價值要證明它就是價值的表現形態,這個步驟需要進一步去論證的。馬克思在第一卷第一章花費了許多心思來處理這個部分,從兩個使用價值的量與質的不同的性質,要交換必須得到一個共同的東西,這共同的東西就是人類勞動的耗費。這種人類勞動的耗費是抽象的結果,在這個抽象的過程中可分為好幾個層次,為何只抽象到一般人類勞動的耗費,不再進一步抽象,為何要停留在某一個程度? 我們知道古典政治經濟學,如亞當斯密和李嘉圖,他們很早便發現一般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源泉,更早之前重農學派也提出農業的勞動才能創造價值,重工學派則認為工業勞動才能創造價值,重商學派認為從事商業的勞動才能創造價值,各種學派似乎都能自圓其說,但是亞當斯密將各種說法統合起來,認為只要是人類的勞動都能創造價值,馬克思認為這種說法並沒有經過「批判的論證」。一般的勞動就是價值,直接跳到衡量價值的尺度就是勞動時間,李嘉圖就犯了這樣的錯誤,勞動時間成為衡量兩個商品之間的價值尺度,這樣的抽象便很快跳到一些結果。馬克思認為這樣的說法很聰明,發現勞動時間這一點也很正確,但在抽象過程中,這樣的跳躍把中間很多中項都省略掉了,從勞動跳到勞動時間,馬克思認為這是「強迫抽象」,並沒有把必要的中項找出來,如果沒有把中項找出來,就不知道使所有的東西共同的勞動是哪一種,而不是「一切勞動」。古典政治經濟學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每一個勞動都是具體的勞動,要成為所有商品背後共同的實體,一定要回到它是所有具體勞動的抽象,這種抽象就是把所有具體的層次全部捨象掉,得到一種抽象的勞動,這也是所有商品背後共同的實體。如果沒有加入抽象勞動這個中項的分析,就推論它是勞動時間,這是很跳躍的。從人類勞動的產品或是人類勞動的耗費所抽象的結果不一定是勞動時間,兩個商品之間共同的東西也可以用人類勞動所耗費的能量--卡路里,作為衡量兩邊的標準。因此各種不同的抽象會得到各種不同的結果,我們並不是任意想像有某種原始結構,或是一般人沒辦法接受的觀念。要得到共同衡量的標準,是可以透過抽象法得到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有了抽象勞動,便可以很容易理解抽象勞動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同時在進行平均化的東西,每一個勞動者所做的具體勞動背後也在進行抽象勞動、平均勞動與社會勞動,歷經這一系列的過程,便可以了解勞動二重性,勞動的二重性是從商品的二重性所產生的,假如不能了解商品的二重性,便不能了解勞動產品的二重性。商品的二重性使我們了解,勞動的產品變成商品,勞動本身也要產生分化,勞動產品也會產生二重性,由於有這樣的瞭解,要達到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勞動本身也必須產生分化,由勞動產品產生勞動二重性: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因此,具體勞動是產生使用價值或是改變使用價值,或是轉變使用價值的勞動,從抽象勞動可以看出不是任何具體勞動或是任何個別的東西,而是一種社會勞動,並且可以存在於任何商品裡面。這是一個社會的實體,也是價值的實體,就是所有商品中的共同實體,使商品與商品之間可以交換。馬克思首先證明了商品中所包含的勞動二重性,由於證明了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便可以了解剩餘價值是怎樣產生的。如果沒有這種分析,便不能了解剩餘價值是如何產生的,這也是一直苦惱著李嘉圖的問題。李嘉圖一直無法理解,甚至寫了一些文章來談剩餘價值。因為他沒有抽象勞動以及勞動二重性的觀念,便無法得到剩餘價值的概念,也因此他也看不清楚其他與此相關的問題。
《資本論》的價值形式分析,是馬克思研究方法的呈現
《資本論》一開始並不是從抽象的觀念出發,也不是從價值出發,而是從非常具體的商品出發。有個德國教授指責馬克思為何不把「價值」單獨寫成一章,既然前面講了勞動價值理論,為何不講價值?馬克思說,他並沒有要寫價值,而是從商品出發馬上就轉到價值形式。價值形式是兩個不同的使用價值互相交換時所表現出來的東西,是一種「價值表現」。例如,「20碼麻布=1件上衣」,在這個簡單的交換過程中,表現了一個簡單的價值形式,馬克思所分析的就是這樣的價值形式,從價值形式出發去分析價值,而不是從價值這個抽象概念去分析價值形式,這樣剛好是顛倒的。假如抽象包含具體,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把事情神秘化了。假如具體包含抽象,如此便不神秘,因為抽象是從具體中捨象出來,慢慢減少它的規定和性質而產生的,因此具體包含抽象是很正常的,也就是個別包含一般,特殊包含普遍,殊性包含共性。假如反過來的話,就會變的很神秘。馬克思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假如羅馬法、希臘法都包含「法」,這是殊性包含共性,很容易了解;但是「法」之中包含羅馬法和希臘法,就顯得很神秘。在上次講座中,我也特別加重這部分的解釋。黑格爾的做法恰好是反過來的,他認為抽象包含具體,一般包含特殊,而不是具體包含抽象,特殊包含一般,這就是顛倒。黑格爾從理念與抽象的架構、公式以及辯證方法的演變過程,可以一步步從抽象到具體、從一般到特殊、從觀念到存在,這種方法正好是相反的。應該是具體包含抽象,而不是抽象包含具體。假如把《資本論》視為從抽象到具體,似乎是從一個不可知的研究過程,得到非常基本的概念,這些概念是被馬克思稱為「範疇」,再一步步建構出更具體的、更繁雜的觀念,這正好是黑格爾所主張的東西。 過去中共以及蘇聯都犯了「一分為二」這個毛病,如今更是變本加厲。我在一篇文章談到勞動二重性是從具體的東西產生的,必須從商品以及商品的二重性才能看到勞動二重性,而不是從勞動二重性──抽象勞動與具體勞動出發,而得到商品二重性--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世界上並不先驗地存在著「對立統一」與「一分為二」這樣的原則,就好像說有具體勞動,便一分為二,自動產生抽象勞動,具體的對立面是抽象,因此有具體勞動便有抽象勞動,中共教科書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馬克思在描述或研究時,並不會完全只用描述的過程或完全只用研究的過程,而是視情況來運用。有人說他研究的過程是關在書房裡想像《資本論》的過程,而描述的過程則是把《資本論》寫出來的過程,這樣的講法也是不對的。在《資本論》中,無論是研究的過程、研究的方法與敘述的方法,是在不同的地方運用不同的方法。在價值形式上,正好就是他所說的「研究的方法」的一種呈現,從價值形式的各種不同的形式中去找出整個形式如何演變與發展。無論如何,假如不去分析各種價值形式的內在聯繫,就沒辦法證明抽象勞動這個使兩個商品交換的共同體,就是交換價值。
邏輯關係 V.S. 歷史羅列
商品交換的共同東西,除了抽象出一般人類勞動力的耗費,也有其他的不同說法,像是前面講到的卡路里,或是愛的產品,而有些哲學家也許會說那是善的產品,我們以各種方式進行各種抽象,但究竟哪種抽象才是正確的?哪種抽象才可以必然地證明交換價值指的就是價值?一般人類勞動力的耗費是價值,也是我們所指的交換價值,其必然性有待進一步去證明。為了證明這一點,馬克思以價值形式進行分析。有些人在讀第一卷第一章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一種疑問,不知道馬克思為何要寫這些東西。常常被誤會的是,有人會用歷史的事實或故事來填充,作為解釋。馬克思在解釋價值形式的發展是從邏輯的觀點來看,尋找其內在連繫,而不是歷史事實的羅列。我們可以用歷史故事來解釋簡單價值形式的發展,也就是最早的價值形式,從歷史上看可能是原始公社的末期時代的以物易物,這一點恩格斯有時也會採用。但是,光是歷史事實以及材料的羅列,無法證明什麼。沒有分析其內在聯繫,這些歷史事實的羅列彼此毫不相干,很容易會用邏輯的關係來套用歷史事實所蘊含的內容,由於沒有指明所蘊含的內容為何,如此只會加強某些人腦海中的錯誤思維。只講歷史事實,並不會讓一個人了解真正的邏輯關係,而只是加強他本來就有的觀念,並且視為理所當然,但這就是錯誤的地方。將歷史故事放到本來習於為常的思考邏輯架構之中,把故事合理化之後,根據需要各取所需,這不是我們所要教給《資本論》的讀者的觀點。《資本論》的讀者應該了解的是,我們在分析時可以賦予歷史事實某些意義,但不能忘記邏輯的關聯。
捨象是存而不論
馬克思在解釋抽象法,也就是具體到抽象以及抽象到具體這兩種方法時,是用兩條「道路」來形容,而不是用「過程」。因為「過程」這個名詞在辯證法中象徵著對立統一的關係,表示從一個對立面轉化到另一個對立面其開始與結束的過程。用「道路」這個名詞顯然是有特別的涵義,就是不要顯露出辯證法原有的觀念。從抽象到具體、具體到抽象這種用法,在《資本論》中隨處可見。假如看到「撇去」某物、「捨去」某物、「放開」某物,就表示在進行捨象,但一般人會認為「捨象」就是捨去了、丟掉了,這是錯誤的理解。因為在抽象法中,捨象是有保存的意思,捨象只是存而不論,就是暫時不論這一點,暫時隔離開不討論。這也不是「假定」或是「假設」,「假定」和「假設」並不是把它撇開,馬克思的抽象是暫時撇開、存而不論,其矛盾關係仍然存在。我們可以把使用價值捨象掉,但這不表示使用價值就不存在,商品仍具有二重性。當我們討論商品,可以暫時不談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為了使問題更清楚,不要造成混亂,必須要有抽象與捨象,但並不是把商品二重性丟掉。這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不斷重複使用的,從第一卷到第三卷不斷出現這種用法。因此這裡所謂的捨象並不是讓原本的矛盾關係消失,捨象並沒有捨去事物的矛盾關係。 在《資本論》中是從具體出發去分析,而非從抽象開始,商品的使用價值也是很具體的,經過不斷的交換產生價值形式,在交換過程中可以互相通約的價值表現,這種價值表現便是我們要進一步分析的價值形式,這些價值形式也是具體的。例如「20碼麻布=1件上衣」,這是很具體的事情。進一步分析價值形式及其各種變化,從簡單的價值形式,慢慢發展到擴大的價值形式,發展到一般等價物的形式。合乎一般等價物的形式的商品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商品會排斥其他商品而出現,這個商品就是金銀。金銀一出現,使商品的價值形式變成貨幣形式,貨幣形式是一個全新的價值形式,是從原有的價值形式轉化為一個新的範疇。由於產生這個新的範疇──貨幣形式,使得價值形式變成價格形式:「20碼麻布=一兩黃金」。價格形式使得「價格」這個範疇忽然跳出來,是從價值形式的轉變發展出了價格這個範疇,而不是把抽象觀念填入很多內容,就可以變成具體的觀念。馬克思假如沒有把這種價值形式演變的發展解釋清楚,便不能把價值如何演變成價格解釋清楚,因此也無法解釋真正的貨幣形式,貨幣的神秘性也無法解開。古典政治經濟學知道貨幣是商品,但他們從來不了解商品也是貨幣。但是從價值形式中,一般等價物是作為商品的共同等價物而出現的,也就是一般等價物最開始的形式,也就是第三個形式,從第三個形式才逐漸演變到貨幣形式,從價值這個範疇跳出了貨幣形式,並且發展出了價格形式,例如某物等於兩盎斯黃金。《資本論》就是這樣一步步從具體到抽象,其形式的轉化與轉變以及性質的演變,一步步轉化到不同的範疇。
《資本論》不是從抽象到具體
商品是價值的一種形式,從價值的形式轉化到價格的形式,從價格的形式--貨幣的出現轉化到資本,資本的範疇在貨幣形式出現之前有價值形式,我們不能從價值一下子跳到資本,價值一定要產生貨幣這個範疇,從貨幣這個範疇才能夠產生資本,資本是從貨幣轉化而來。第一卷第四章就是在講這點。因此第一卷第一章不能一開始就講資本,也不能在第一章就講價格,但是在第一章一開始便把貨幣形式提出來,就這樣從貨幣一直發展到第二卷的各種資本的轉化形態,在流通領域的轉化形態,到第三卷介紹資本的職能,解釋利潤及一般利潤率,引出所謂「成本」以及「成本價格」的概念,從成本價格才能談到各種資本在市場上的各種變化。這些概念是一步步互相扣連在一起的,範疇與範疇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獨立而沒有關聯的,而是獨立且互相關聯,在整體中也是互相關聯的。這才是《資本論》所要表現的,並不是像某些教科書所談的,只是從一些抽象概念發展到具體概念。假如是像前面描述的那樣,從整體來看也不是從抽象到具體,是由於簡單的範疇分析其演變與發展,產生了一些新的規定,使這個範疇的內容更為雜多和具體,而且已經不是簡單的具體,進一步成為「具體的再現」。每一個新的範疇出現都增加了很多新的規定,例如「價值」這個範疇演變到貨幣,貨幣也是價值的一種表現形式,用貨幣去買某些商品,即勞動力。勞動力使這些貨幣不僅是增殖,而且是自我增殖,這樣一個價值形式的變化,產生了資本,資本更進一步演化成地租、利息,以及其他的變化。這都是一層層發展出來的,只是規定增加了,而不是具體化或具象化。如果把《資本論》看成只是抽象到具體的敘述過程是錯誤的,這是一種黑格爾主義的說法。
馬克思、恩格斯、黑格爾
《價值形式》這篇文章是《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在校對的期間,由馬克思的朋友──庫格曼醫生提出來的一個意見。他認為第一章「價值形式」這部分有些艱深難懂,建議應加以補充,使內容更容易理解。恩格斯顯然也同意他的意見,便寫信給馬克思,請他針對價值形式寫一些講義性質的說明,馬克思所謂講義性質的說明便是把他如何研究價值形式的發展與變化以得到價值,這些深奧的道理講的更清楚。於是馬克思就寫了《價值形式》,把這篇加入第一版的附錄中,當第二版出版時,馬克思便把這篇附錄中的一些理論融入第一章裡面,因此他認為附錄沒有必要,就加以刪除。但這附錄後來又出現了,是編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中文版也是四十九卷。這一篇文章使我們更清楚了解馬克思如何研究價值形式的發展,以及他的研究方法究竟為何,總的來說,《資本論》都在幫助我們了解馬克思的研究方法。 在現代辯證法提出三大規律,或是四大規律,或是只有一條規律而其他規律都可以化約為對立統一律,這些都不是馬克思所想像的現代辯證法,現代辯證法可以簡單的說是對事物肯定的部分加以否定的說法。黑格爾的《邏輯學》(大邏輯)和《小邏輯》,裡面所顯示的各種辯證法的觀念及其展開的各種形式,當然是有很生動的描述,例如「揚棄」的概念(Aufheben)是非常生動有色彩的,有否定、毀棄、破壞等等的意義,但也有提升、發展、保留的意義,這個名詞的意涵是很豐富的,黑格爾非常擅於使用這樣的名詞。黑格爾也常用「否定的否定」、「中項」、「中斷」、「質變」等等這樣的名詞,描述理性變化的軌道以及突然發生的事情。馬克思很欣賞,他認為黑格爾是第一個把這種發展變化的規律描述出來的人,並以他是這位大思想家的學生為傲。馬克思與恩格斯都是青年黑格爾學派的一份子,當時黑格爾在柏林大學出現時,由於他的博學,對於各種科學、語言學、希臘哲學各方面的了解,旁徵博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學子,聽說他上課時,學生將教室擠的水洩不通,還得在上課前佔位子。黑格爾是這樣的博學鴻儒,而非講話晦澀的老學究,他的講課在當時的青年學子間造成轟動,年輕人都認為他揭示了一個新的世界,新的方法。對黑格爾哲學瘋狂的人當中,其中有兩個就是馬克思與恩格斯。這兩個人到了1845年終於碰面了,在一起寫出一些驚天動地的作品,有《共產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神聖家族》等等,對過去的德國哲學做了極其詳細徹底的批判,兩個人聽說關在旅館中三個月,我想這只能用戀愛才能描述這種具有強烈情感且戲劇化的遭遇。終於,兩個人博學的想法在此互相激盪並融合在一起,對全世界發出批判的聲音。在當時兩個人非常辛苦,在碰面之前,恩格斯寫了政治經濟學大綱,並對英國工人的住宅問題進行非常深入的分析,連馬克思都自嘆弗如,認為這是一本天才的著作。以思想發展的過程來說,馬克思比恩格斯落後,恩格斯在當時比馬克思博學,假如去看恩格斯早期的作品,可以發現還有西洋歌劇。兩個人的情書都寫的非常好,表示他們都是很熱情的年輕人,因此他們寫出來的都是他們內心詮釋一個新的世界的視野,想把這些想法融入這個世界,並且改變這個世界。
中文版的《資本論》翻譯有待改進
馬克思早期的作品,如《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是非常具有創造性與批判性的。《資本論》則是他成熟的作品,經過三十年研究,馬克思在寫《資本論》之前已經準備寫幾本大部頭的著作,雖然最後沒有完成,只有一本本的筆記,後來整理成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學筆記,所謂經濟學手稿,最有名的是在寫《資本論》以前,1857-58年經濟學手稿,即《The Grundrisse》。《資本論》完成之後,又有1861-62年以及1866-67年的手稿,其份量也相當多,這些作品均有德文版、俄文版、英文版和中文版,其中俄文版比中文版還早出版。中文版有些翻譯還算不錯,但有些地方也值得檢討,有些名詞以及翻譯的部分比英文還差,這不外乎是受到蘇聯翻譯的影響,蘇聯錯的地方,中文也跟著錯,換句話說,許多翻譯上的錯誤不能只怪中文的譯者。但中國不是沒有德文的人才,為何翻譯一定要照俄文?這中間不僅是語言的問題,還牽涉到政治上自主性與獨立性的問題。一個研究馬克思的學生,最重要的是思想要有獨立性,假如失去獨立性,不管是學什麼的,都會走向反對馬克思的路。馬克思的理論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有成功也有失敗,對馬克思的研究是逐漸在進步中,今天即使中文版的《資本論》也有很多翻譯錯誤的地方,在「台灣《資本論》研究會」舉辦的《資本論》讀書會常常會發現中文版《資本論》有看不懂的地方,再去拿英文版或德文版來對照,就看懂了。因此中文版《資本論》還有重新翻譯的空間,尤其是有一些附錄性質的文章,後來經過證明是很重要的,可惜翻譯的品質有待改進。包括《評瓦格納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文版翻譯得並不好,以及所謂「遺失的第六章」(Missing Chapter),在1887年英文版第一版本來是第一卷的第六章,在第二版就刪除了,這是第一卷與第二卷轉折的章節,由於發行第二版時重新整理篇章,馬克思便把這一節刪除,但中文版把它加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並翻譯成「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這一章是由田光所翻譯,田光目前是中共的大理論家,曾經出版了兩大卷《資本論的邏輯》,裡面用了很多黑格爾的概念去解釋《資本論》,他的翻譯文字令人不敢恭維,翻譯上有很多錯誤,中文意思也不通,因此需要重新翻譯。《資本論》英文版有兩個譯者其中之一是馬克思的女婿,也有零散的一些節本的翻譯,到了1976年英文版的翻譯出版後,我認為已有很大的進步。 《價值形式》這一篇中文翻譯得不錯,意思清楚明瞭,像這種不是《資本論》本文的部分能夠做到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這一篇裡面有很多值得大家注意的地方,馬克思所謂「研究的方法」就是指價值形式的分析方法,價值形式的分析方法就是分析各種發展形式,探索價值形式的內在聯繫。《資本論》的第一卷第一章第三節所談的價值形式,或是獨立來看《價值形式》這篇文章,可以發現馬克思如何比較這些不同的價值形式,並且從中找出許多價值變化的問題。 「在價值關係及其所包含的價值表現中,並不是抽象的一般的東西被當作具體的、可感覺的現實的東西的屬性,而是相反,可感覺的具體的東西被當作只是抽象的一般的東西的表現形式或一定的實現形式。」(《價值形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第158頁) 158頁第三段:「這種顛倒是價值表現的特徵,它使可感覺的具體的東西只充當抽象的一般的東西的表現形式,而不是相反地使抽象的一般的東西充當具體的東西的屬性。這種顛倒同時使價值表現難於理解。如果我說羅馬法和德意志法都是法,這是不言可喻的。相反,如果我說法這種抽象物實現在羅馬法和德意志法這種具體的法中,那麼,這種聯繫就神秘起來了。」(引文出處同上)
黑格爾辯證法的顛倒、神秘真正意涵
馬克思在講黑格爾的辯證法時,他認為黑格爾的辯證法是顛倒的,是神秘的,這和最後一句話是同樣的意思。黑格爾把現實的東西看成是觀念的東西的一種性質,也就是說,現實是存在於觀念之中,因此可從觀念之中導出現實,並可以找出現實的性質,或是抽象之中會產生具體,並帶有具體的性質,馬克思認為這樣是一種顛倒。假如這樣去看,就顯得很神秘。因此我們說黑格爾辯證法是顛倒的,不是說它是唯心論,所以應該用唯物論來取代它,似乎只要做語言上的手術,把唯心的語言用唯物的語言加以替代,像中國很多教科書所做的那樣,就可以把黑格爾的辯證法倒轉過來,事實上是無法達到目的。無論如何,如果只是語言的轉換,認為一般包含個別的性質,共性包含殊性的性質,普遍包含特殊的性質,便還是脫離不了黑格爾主義。如果認為抽象的東西可以引出具體的東西,而不是具體的東西可以引出抽象的東西,也是黑格爾主義。雖然可以改變語言,不論用英文、德文或中文來講,還是黑格爾主義。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向各位批判中共中央的黑格爾主義,事實上,中共一直在黑格爾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兩邊跳動,在理論上是站不住腳的、是錯誤的,歸根究底是一種唯心論。從他們的政治實踐來看,也的確反映出理論認識的錯誤,以及與政治相關的兩邊跳動。包括我過去所批評毛澤東辯證法「一分為二」的觀點,我肯定其中如「設置對立面」這樣的想法,但他後來所推行的「一分為二」的觀點是黑格爾主義的,這一點需要進一步批評。
對立統一不是先驗的結構
最簡單、個別或偶然的價值形式,也就是第一種形式A--「20碼麻布=1件上衣」。馬克思立刻對此價值形式做了分析,這個價值形式其實包含兩個形式,一個形式就是要被表現價值的那個形式,也就是價值要被相對表現的那個形式,就是20碼麻布;另一個形式是要表現20碼麻布價值的材料,要表現價值的等價形式,從「20碼麻布=1件上衣」這樣的表現形式中,用一個名詞將它稱為「價值表現」。在「價值表現」中,馬上可以發現兩個不同形式的相等,這種相等不是數學的相等,不表示等同(identical),如A=A,也不表示可以換位(reflexive),如A=B,B=A,也不等於傳遞(transitive),如A=B,B=C,所以A=C。數學所要求的等同,是由弗雷格(Frege)以及羅素(Bertrand Russel)提出來的。馬克思從這種最簡單的價值形式發現兩個形式是互相依賴的,換句話說,相對價值形式--20碼麻布,與要表現20碼麻布價值的1件上衣,這兩者缺一不可,互相依賴、互相聯繫,並且一定要這樣來建立關係。光是這樣還不夠,兩者彼此還是互相對立的,就像在《價值形式》這篇文章提到:「不可分離性」。另一個則是「對極性」,互相依賴,互為條件,但同時又互相對立。「不可分離性」與「對極性」是從兩個形式的位置所決定的,一個在等號左邊,另一個在等號右邊。這樣的觀點顯示出,「對立統一」並不是先驗的結構,在《資本論》裡面通常是引了一些事實之後,才能證實這是「對立統一」。在提到「否定的否定」、「量變到質變」的概念時,也都是以事實為根據。馬克思引了最低貨幣量成為資本的條件來說明「量變到質變」,並不是有了貨幣,雇用了工人,進行剝削,便可以產生資本積累,事實並非如此。而是要雇用工人,累積一定量的貨幣,養活資本家,並且重新購置機器設備不斷再生產,累積了某種規模的貨幣量才構成資本,而不是任何人只要雇用工人便是資本家。在實際的階級分析中,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尤其是在分析小生產者、小老闆的情況時,沒有看到量變到質變必須具備資本最低量的條件。馬克思在舉了這些例子後,才說這是量變到質變的規律。因此馬克思從來沒有將這些規律看作是必然的、不可動搖的、辯證法的客觀規律。他所謂「客觀規律」像「利潤率趨於下降」,都是大致的、逼近的、近似的趨向,並不是像數學等式那樣必然的結構,而且與物理學的必然結構還有一段距離。從這樣的觀點來了解物理學或是科學的規律性,也會有新的啟示。
馬克思的「異化」、「否定的否定」與黑格爾不同
馬克思在使用或耍弄黑格爾的名詞,但並不是說馬克思就是抄襲黑格爾辯證法的觀點,一成不變。馬克思用過「揚棄」這個名詞,也用過「異化」這個名詞。黑格爾認為揚棄有兩重否定,第一重是觀念的、抽象的否定,第二重是現實、具體的否定,但馬克思並沒有採用這樣的看法。他並不認為第一個否定是觀念的否定,第二個否定是現實的否定。馬克思在談「否定的否定」的時候,是以現存的社會發展的形態,從一個形態到另一個形態,並且後一個形態是對前一個形態的否定,每個形態都是具體的形態,並且是從一個具體形態到另一個具體形態的否定,所以馬克思所談的「否定的否定」,並不是從觀念的否定到現實的否定,與黑格爾的解釋截然不同,完全是現代唯物主義的意義。假如把馬克思與黑格爾兩者的辯證法混同起來,便會像阿圖塞(L. Althusser)所犯的錯誤一樣,好像用黑格爾的概念就是留著黑格爾主義的辮子,事實並非如此。馬克思在《資本論》所用的「異化」,跟《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所用的「異化」,兩者的意義完全不同。《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所談的「勞動異化」,便帶有黑格爾主義的意味,他試圖用哲學的觀點來解釋現代無產階級產生的原因。但是,等到馬克思在《資本論》再談「異化」,已經不是那樣的觀點。因為馬克思已經了解,沒有什麼概念像「剩餘價值」那樣,可以更科學的解釋勞動異化。「剩餘價值」清楚的表示,工人創造了某些東西,這些東西外化以後,回過頭來反對他自身,這就是「異化」。因此馬克思在用「異化」的時候,在意義上是很安全的,不會掉入黑格爾的泥淖之中。阿圖塞不了解這點,因為他不了解黑格爾,可能比較了解斯賓諾莎(Spinoza)。但他常常用他老師「科學的哲學」的觀點來了解《資本論》,因而讀不懂第一卷第一章。在他的《列寧和哲學》這本書中,有一個部分在說明如何讀《資本論》時,就教讀者跳過第一章。但是,《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從商品、價值到交換價值,從價值形式變化到貨幣形式,從貨幣形式產生貨幣,從貨幣如何轉化到資本,都是一個範疇發展到另一個範疇,而不是互不相干的,只是把簡單的變化湊在一起。範疇與範疇之間的關聯和演變,這是《資本論》所要告訴我們的。 《資本論》並不是一些抽象或具體概念的集合,也不是一堆定義的集合,馬克思是不下定義的,這一點使很多德國教授十分挫折,認為有些地方總要下個定義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恩格斯在《資本論》第三卷的序言中便指出這一點,馬克思是不下定義的。這種想法其實是沿續黑格爾而來的,他也不下定義,使得他所說的東西很難了解,但是從現代經驗論的觀點來說,他們很喜歡下定義。他們如果不下定義,根本無法進行任何分析。我受過邏輯經驗論的洗禮,翻譯過相關的著作,他們真正有分析力的地方不是哲學,也不是各種科學,而是數學。可是數學是一門需要下定義的學問,因此他們很擅長周旋在定義之中,這一點是他們的優勢。但馬克思是不下定義的,他藉著一步步的分析,用分析與研究的方法,敘述和抽象法在做研究。在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以及經驗科學,經驗科學本身常被經驗哲學所影響,但經驗哲學不是科學,經驗哲學是有立場、有主張的,在科學之外有哲學觀點,科學的哲學或是經驗論哲學的目的就是詮釋經驗科學,進行哲學的詮釋,進行有立場的詮釋。科學可以沒有立場,但是科學的哲學是有立場的。
簡單價值形式顛倒的意義
簡單的價值形式已經種下了很嚴重的問題,在等號左邊是相對價值形式,等號右邊是等價形式,等號左邊是要被解釋的抽象的價值,但等號右邊是用具體的使用價值來解釋,因此是要用具體的使用價值來解釋抽象的價值,等於是讓價值這個抽象的觀念包含使用價值物這個具體的性質,如此價值表現的等式中,已經開展出一種神秘的性質,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顛倒,因此顛倒是在這種意義下產生的。同樣,當我們批評黑格爾的辯證法是顛倒的,就是在這樣的意義下,同時也是認識論的顛倒,而不是他的語言是唯心或唯物。事實上,黑格爾用的許多語言都使列寧驚嘆,認為他是很唯物的。在列寧所著的《哲學筆記》中,唸到黑格爾的《邏輯學》上卷的一句話:「那在科學上是最初的東西,必定會表明在歷史上也是最初的東西。」列寧很欣賞這段話,便在旁邊註記:「非常唯物的觀點!」黑格爾說的很多觀點都是非常唯物的,他在講抽象觀念時,都是用非常具體、有色彩的、富有文學氣息且巧妙的語言來描述,黑格爾是真的有這種本事。甚至,他用的語言很少能說是唯心的,因此問題不是像中共的教科書一樣,用唯物的語言來取代它。而是應該這樣批判,黑格爾的辯證法一開始就是顛倒的。顛倒的意思就是,抽象與一般的東西含有具體與個別的性質,這種看法才是真正的顛倒。 從第一個價值形式A還可以看出:在兩個形式之中,是有缺陷的。不是1=1這種狀況,而是一物對一物,一一相對的。因此,從兩個不同商品的所有者來看,就會發現這種等式是很不完全的。缺陷就在於它一對一,假如要跟很多不同的使用價值互相交換的話,等於是要對所有不同生產部門的產品進行交換,並且要一個一個試,它之所以交換可以有共同的東西,完全是一種偶然的狀態,因此馬克思認為這是一種偶然的形式。這種偶然的形式使勞動產品變成商品。 「在一切社會狀態下,勞動產品都是使用物品,但只是歷史上一定的發展時代,也就是使生產一個使用物所耗費的勞動,表現為該物的“對象的”屬性即它價值的時代,才使勞動產品轉化為商品。由此可見,商品的簡單價值形式同時又是勞動產品的簡單商品形式,因此,商品形式的發展是同價值形式的發展一致的。」(《資本論》第一卷第77頁) 這裡是講歷史與邏輯的統一,上次我們已經討論過,並做了一個澄清。馬克思認為邏輯與歷史必定統一是黑格爾主義錯誤的看法。在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中,提出「depends」-「視情形而定」,也就是有些情況並不是這樣。但是在價值形式的發展中,勞動是為了表現價值,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價值形式的這種表現形式下的交換,就使勞動產品轉化為商品。商品在此時轉化,同時也使商品產生二重性,有了二重性,才能用耗費的勞動表現它的價值。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商品的源起也的確是如此。一定要有價值產生,才會變成商品;假如沒有價值產生,就不會變成商品。並不是有勞動產品就會變成商品,沒這回事,勞動產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會變成商品。舉個歷史事實來說,在原始公社或部落中,他們的勞動產品常常是所有人一起分享的,到現在有些愛斯基摩人還是這樣生活,他們捕抓了海瀨之後是共享的,所以勞動產品不一定是商品。有使用價值也不見得有價值,像是空氣、海水等等東西都沒有價值。當然在某些情況下,勞動產品如果要表現價值的話,就會變成商品。假如用勞動把空氣裝進瓶子裡,拿到市場上去賣,就變成商品,因此也是視情形而定。在某些時候,歷史與邏輯也會統一,但並不一定。對黑格爾來說,歷史與邏輯的統一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他是從理念出發,歷史是一個理念的轉化,邏輯也是理念的轉化,因此這兩者一定要一致。因此在他看來,科學最開始的地方,也就是歷史最開始的地方。列寧覺得很驚訝,但對黑格爾這個觀念論者來說是很自然的理論,一點都不覺得驚訝。通常我們看到的商品交換,從歷史上是原始公社末期,尤其是要跟其他民族或部落交換的時候,交換不是那麼簡單,就像打仗一樣。商品交換與交換價值的產生是經過一段洪水時期,歷經非常驚天動地的變化。
價值形式的發展
第一個價值形式有缺陷,是因為它是單一表現。很自然的,商品所有者會在交換中產生一種想要一對多的需求,便會發展到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我們發現到第二種價值形式B是「或等於」。例如「20碼麻布=1件上衣」,「或等於」1兩鐵,「或等於」1雙鞋,「或等於」其他。不是排斥的「或」(exclusive or),但是馬克思並沒有指出這點。從他所指出來的缺陷來看,一對一的狀況,簡單價值形式由於它本身的缺點,慢慢會「自行過渡」,發展到完全成熟的價格形式。第二種形式「20碼麻布=1件上衣」,或等於10磅茶葉,或等於40磅咖啡,或等於1夸特小麥,或等於2盎司金,或等於1/2噸鐵,或等於其他。馬克思進一步分析擴大的價值形式包括了相對價值形式,與它所要表現這些價值的特殊等價形式,馬克思發現這個形式本身也是有缺陷的。 「第一,商品的相對價值表現是未完成的,因為它的表現系列永無止境。」(《資本論》第一卷第79頁) 這表示其價值表現永遠在一個未完成的狀況。另一點是,到底哪一樣東西是表現其價值?答案是沒有一個固定的價值表現,可以是這個,也可以是那個,不同的「=」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價值實體,同時也可以有不同的價值實體來反應它的「=」。用麻布來交換上衣與交換茶葉的時候,都有不同的「=」,兩者要交換,未必要達到一般的人類勞動力的耗費,在交換時由於有許多的「=」,其系列是連綿不絕的。 在這條鍊中,每一個都是簡單價值形式所構成的,每個簡單價值形式都可以找到它們共同的交換的實體,因此它本身不是固定的,是總和而不是統一。它可以有一系列無止境的等同,但並不是同一的,每一個都是不一樣的,它的總和等於是所有商品種類的羅列,假如有很多「=」的狀況,後面都是無止境的不同事物的羅列,如此最後只會得到它的總和,而不是共同的同一性,因此它沒有同一性。這本身是一個缺陷、缺點,這個缺點使商品的交換不得不倒轉過來,使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等價形式可以表現,最好是每一樣東西都等於同一樣東西,例如20碼麻布,而不是20碼麻布等於2磅茶葉或是1/2噸鐵,反過來說,所有的東西可以等於一個等價形式。所有的東西都等於同一樣東西,從形式上來看,等於是第二種形式的顛倒,所有的「或等於」這一系列的東西可以等於20碼麻布,這樣的形態就表示一般等價物的出現。換句話說,所有的東西跟20碼麻布交換,再用20碼麻布去換別的東西,它們的任務就完成了。這是一般等價物的形式。一般等價物出現是第三種形式,第三種形式即1件上衣等於20碼麻布,10磅茶葉等於20碼麻布,40磅茶葉等於20碼麻布,其他商品等於20碼麻布。這是一個形式的換位,從簡單價值形式來看,包含相對價值形式與等價形式,這兩個東西在等號裡對調了,彼此換位。等價形式是與它的位置相關的,它不能換位,也不能自身相等,也不能用數學的相等。20碼麻布等於20碼麻布行嗎?在數學上和語句上都行得通,都有意義,可能是同義反覆,但是在語句上是有意義的。不過在價值形式上行不通,因為它不表示價值,而是表示20碼麻布。在位置不能對調,不能轉換,不能傳遞的狀況下,到了擴大形式中,它的缺點忽然變成可以轉換。在擴大的價值形式中有一個要求,最好是有個東西可以變成所有東西的共同等價物,因此一般等價形式出現了。這就是價值形式C:一般價值形式。 在一般等價物中,1/2兩黃金等於20碼麻布也在它左邊,是一系列商品等於20碼麻布的其中一件商品,但這個商品要擠進這個商品的系列,因此金子得先變成商品才能進入這個系列,第二,金子在進入這個商品系列後,在交換中,把其他商品排擠掉,因此,金子比20碼麻布更適合作等價物,這可能是由於其使用價值之故,等價物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最適當的形式就是金子。我們知道金子是容易切割與融合的,但是把20碼麻布剪碎了就做不成一件衣服,金子本身也有使用價值,也可以變成交換價值,可以作為價值尺度與衡量品。因此它很自然地排擠掉其他商品,就像釋伽摩尼誕生在人世間時,「上天下地,唯我獨尊」,金子出來了,並且很自然地變成貨幣。一旦把金子這個商品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等價形式,貨幣形式便產生了,其簡單的價值形式就是價格。1件上衣等於一兩金子,這個式子就是它的價格表現。價格就是這樣產生的,是一個新的範疇。價格有新的規定,要用金子和貨幣來表現,它已經不只是商品,而且從價值的蛹變成蝴蝶飛出來,在市場裡大顯身手,四處飛翔。我沒有本事來形容這樣的變化,但黑格爾有,尼采也有。
中國、蘇聯、日本《資本論》研究的黑格爾主義
價值形式反映了馬克思的研究方法,也反映了範疇之間與《資本論》系統的結構關係,我們可以了解其篇與章節是根據範疇與範疇之間的關係來編排的,而不是根據其天才,關起門來做研究寫出來的。他修改了很多次,光是第一章就改了七次以上,為了使《資本論》更完美更容易懂,其內容也是一步步發展出來的。因為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困難的,再加上黑格爾主義使它神秘化了,顛倒了,這是使我們無法清楚了解《資本論》的主要原因。中國承繼自蘇聯,有黑格爾主義的問題。像I. I. Rubbin,就有很嚴重的黑格爾主義傾向。日本也是如此。日本的宇野弘藏認為,《資本論》應該依照黑格爾的辯證法來寫,因此他檢驗《資本論》,發現應該從「分配」開始寫,才能發展出其他東西,因此他重新改寫《資本論》。雖然不是全部改寫,但也寫了一本《政治經濟學原理》,主要就是在講這一點。他和一些英文流利的徒弟在70年代到80年代,在歐美發表了宇野弘藏《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文章,其實都是黑格爾主義的原理。我們可以知道,原來過去中國、蘇聯、日本都是這樣在解釋《資本論》。這些研究《資本論》的方法都是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