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於:「新世代青年團」(http://youth.ngo.org.tw/)2006.08.20 「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的辯證法 ──《資本論》第一卷第四章導讀 何青主講/台灣《資本論》研究會錄音稿整理 編按:此篇文章是根據何青先生於2003年在台灣《資本論》研究會主辦的《資本論》讀書會演講的錄音整理。在該次的讀書會,何青先生講解《資本論》第一卷第四章「貨幣轉化為資本」,精闢分析馬克思的形式分析的辯證法,從《資本論》文本中挖掘現代辯證法的寶藏,這個演講的的內容可說是聞所未聞完全新穎的東西,特此發表,以提昇對《資本論》研究的理論水平。同時,亦推薦讀者參閱何青先生「現代辯證法」、「價值形式辯證法」講座的錄音稿,相信有助於理解《資本論》與現代辯證法,擺脫中共與蘇聯黑格爾主義的陰影。
《資本論》第一卷第四章是把前面三章的東西總結起來,解釋貨幣如何轉化為資本。不僅如此,還第一次提出剩餘價值的觀念,在這裡剩餘價值的觀念是不完整的,只是把剩餘價值等同於增殖。要真正了解剩餘價值,只能從流通領域之外--「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要了解剩餘價值,只能從生產過程著手。只有了解剩餘價值的不同形式,例如絕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才能真正了解剩餘價值。了解剩餘價值之後,才能了解工資這個範疇。如果從貨幣直接跳到工資的範疇,像主流的經濟學認為工資只是貨幣工資,只是從貨幣去看,這樣就沒有發展的觀點。例如,李嘉圖從交換價值是兩個使用價值的量的比較,一下子就跳到勞動時間,商品之間的交換與社會勞動之間的關係為何,李嘉圖完全沒有解釋。沒有解釋社會勞動,也就無法解釋勞動如何創造價值,也無法解釋貨幣如何轉化為資本。因此,對李嘉圖而言,貨幣轉化為資本只能從流通領域去分析,因為它是在流通中發生的。他從生產過程中看不出貨幣如何轉化為資本,看到的只是貨幣的所有者到勞動市場購買勞動,到商品市場購買生產資料,到貨幣市場借貸和還債,只知道購買了許多商品。而且,價值增殖的現象在生產領域也看不到,因為增殖的價值只存在於商品之中,是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
在等價交換下,利潤是如何產生的? 工資理論是根據等價交換的原則。資本家在勞動市場購買勞動力,這是等價交換。從工人的角度來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拿一天工資就做一天工,到工廠工作是在進行等價交換。從資本家的角度來看,也認為用勞動換取工資是合理的,一天的工資是交換一天的工。如果一切都遵守等價規律,利潤是如何產生的?李嘉圖之前的經濟學家,以及現代的主流經濟學家,都迴避了利潤產生的原因。對他們來說,貨幣會生貨幣,資本家得到利潤是理所當然的,有些比較有良心的說法,解釋利潤是扣除工資後的剩餘,有些無賴就說利潤是騙來的或搶來的。但馬克思進一步證明,這些主流經濟學的解釋,都不能說明為何可以在流通領域看到貨幣的增加,他們無法理解貨幣為何會生貨幣,這也是第四章所要解釋的部分。唯有從勞動力的等價交換,以及勞動力所生產出來的價值來看,才知道價值增殖是如何產生的。沒有這一章就無法了解接下來的章節,也無法了解價格理論、剩餘價值理論和資本。這是關鍵的一章。
發達的商品流通是切入點 第四章的切入點是商品生產與發達的商品流通,也就是貿易。商品流通不發達,有許多偶然的現象會發生,而且資本的起點是發達的商品流通,因此,要談資本,就要從發達的商品流通切入,為了進一步分析商品流通,就要把商品互相交換時所涉及的物質內容,即使用價值全部捨象掉,如此就可以直接進入商品與貨幣互相交換的形式,也就是買(G-W)與賣(W-G)的形式,把物質的使用價值的因素全部捨象,捨象不是拋棄使用價值的因素,而是暫時存而不論。在流通中買賣是一連串不斷買和賣行為的序列: W-G -W-G -W-G-W-G.... 在流通領域中到底有哪些循環的形式?馬克思認為有兩個,即: W-G -W(為買而賣) 與 G -W-G(為賣而買) 兩個不同的循環形式,每個循環的形式都有不同次序的買與賣過程。從這兩個循環形式,可以進一步來分析。 G -W-G的循環形式,從歷史可以發現商人資本與高利貸資本,這種資本的產生是由於與地產的對立中產生的。在注一是這樣說的: 「以人身的奴役關係和統治關係為基礎的地產權力和非人身的貨幣權力之間的對立」(《資本論》第一卷第167頁注一)
馬克思的形式分析 從形式分析來看,一個是為買而賣(W-G -W),一個是為賣而買(G -W-G),雖然只是買賣次序前後有些顛倒,但這兩個形式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這只是形式分析,物質內容已經被捨象了。從形式上比較可以發現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必須分析其異與同。分析形式的目的是要探究形式之間的內在的聯繫,在第一章可以看到馬克思所用的方法,分析價值形式的目的就是要探索交換價值如何和價值聯繫起來。在第四章是更明顯地做形式的分析,展現出形式分析法的力量。馬克思形式分析的目的何在?就是找出資本會在流通領域產生的原因,這就是第四章的主要目的,從這不同的兩種形式中,分析出資本產生的原因。這兩種形式放在完整的循環架構之中,表現出異與同的地方。共同點是都具有W-G和G-W兩個過程,它們都是兩個過程的統一。這兩個過程彼此對立。一個是賣,一個是買,買者與賣者互相對立,又是買賣兩個對立過程的統一。
貨幣是最好的中介物 馬克思的抽象法有捨象的道路與具象的道路,這是他分析許多事情的方法。同樣,他要進行商品流通分析的時候,也要把商品流通的物質內容(使用價值)先進行捨象,單純從流通出現的過程與循環的形式來著手。在現代辯證法中,事物的運動可以分為數個不同的階段,從一個矛盾轉化到另一個矛盾。從賣的階段來看,賣(W-G)呈現出商品與貨幣互相對立的關係,使商品轉化為貨幣,貨幣是無論在質與量上都是很不同的商品。但某種東西使得商品與貨幣的交換價值相等,雖然在形式上不同。這個買的階段與另一個賣的階段是兩個不同的階段,這兩個階段也是互相對立的,一個是買,另一個是賣,買與賣唯有通過貨幣才能統一起來,此時貨幣成為兩個不同商品間的中介。因為兩個相同的商品交換沒有意義,必須商品不同才要交換。不同的兩個使用價值如何交換?必須有某種中介使兩者的矛盾統一起來。W1(商品一)與W2(商品二)互相交換一定要透過中介,這個中間的媒人要扮演兩個角色,進行賣的行為時,是扮演買的所有者的一個承擔物;進行買的行為時,是扮演賣的所有者的一個承擔物。W1的承擔物是G,同時也要扮演W2的承擔物。這個共同的承擔物──貨幣,成為買與賣最好的中介,使兩者統一起來。貨幣既是使用價值又是交換價值,它是一個價值形式,又是勞動產品,同時也是價值的尺度,買與賣透過這個物統一起來。沒有貨幣就不可能產生迅速且頻繁的交換,沒有貨幣,交換只是偶然發生的行為,如果W1與W2都是使用價值的形態,而不是交換價值的形式,交換無法頻繁的出現。從歷史的考察也是如此,在早期非商品生產的社會,像公社,勞動產品的交換,是採取物物交換的形式。物物交換的形式,交換是無法頻繁的。透過貨幣形式,價值的共同等價物--貨幣,兩個不同性質商品的交換統一在貨幣中,可以順暢的進行。買與賣的矛盾互相轉化要變得更加順暢,有其外在的存在條件。G(貨幣)本身有內在的存在條件,就是它同時是商品、價值尺度以及社會勞動的產品。這種情形下,貨幣成為最好的中介。 除了這兩種循環形式之外,還有第三種循環形式:G-G。但這種形式的內容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馬克思認為這是空洞的、無內容的、無目的的、很荒唐的活動。為什麼?因為兩個等量的貨幣互相交換,用100元去換100元,一點意義也沒有。貨幣的儲藏者也許有其他目的,例如換新貨幣。我們這裡所說的貨幣不是紙幣,紙幣只是貨幣符號,貨幣指的是金或銀。在第三章分析貨幣的職能,貨幣可當成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儲藏手段以及世界貨幣。
經過一定的過程 馬克思認為,貨幣要轉化為資本,必須通過一定的過程。 「現在每一個新資本最初仍然是作為貨幣出現在舞臺上,也就是出現在市場上——商品市場、勞動市場或貨幣市場上,經過一定的過程,這個貨幣就轉化為資本。」(《資本論》第一卷第168頁) 馬克思所說的「經過一定的過程」是什麼意思?比較這兩個互相對立的階段:W-G(賣)與G-W(買),它們互相矛盾,並且互相轉化,主次也會易位,由於它們的轉化,主要成為次要,次要成為主要,兩者互相轉化都是主次易位的結果。W(商品)和G (貨幣)是對立的階段的兩個因素。中文版《資本論》譯為「因素」,英文版《資本論》則是譯為「moment」,我認為這個字比之中譯為「側面」、「對立面」或是「方面」較為恰當,在此英文的翻譯是比中文的翻譯好。「moment」表現的是商品與貨幣的對立,背後則是兩個不同的經濟角色--買者與賣者互相對立。除了買者與賣者之外,還存在第三個當事人──同時是買者與賣者。一個是買者,一個是賣者,一個是既買又賣。這兩種循環形式都是買與賣兩個過程的統一。
簡單商品流通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流通 從商品流通的第一個循環形式來看,即W1-G-W2的循環形式,W1與W2代表什麼?它們都是相同的經濟範疇--商品。當運動到W2這一終極,貨幣到這裡就花掉、終止了,這個循環本身是完整的,如果重新開始,就得從另一個W1-G-W2過程的開始,可以一直連續下去,且都是獨立的過程。這顯示出第一個循環形式有其限制,馬克思稱其為「簡單商品流通的形式」。雖然他說的是簡單商品流通,但只是從形式上來說,因為馬克思已經捨象掉使用價值,所以不能把簡單商品流通當作歷史上客觀存在的社會形式,中共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歷史上存在過的獨立的社會流通形式,此外也把「簡單商品生產」看成同類型的獨立的社會生產形式。由此得到一個結論:簡單商品生產或簡單商品社會是客觀存在的。如此一來,把捨象的形式直接跳躍到實際的社會存在的形式,這樣的解釋是錯的。小商品生產曾經存在過,現在也有可能存在,存在小商品生產並不等於存在簡單商品生產的社會,它在以前的社會形式存在過,如封建社會,小商品生產也可以隸屬於資本主義。馬克思在第一章提過「自由人聯合體」,是從私人所有制的對立面來談公有制,是一個設想的社會,而不能與馬克思認為的社會主義社會畫上等號。真正的社會主義社會,是恩格斯所談的「科學的社會主義」或是《哥達綱領批判》的「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因此,不能把用抽象法抽象出來的社會關係或社會形式等同於現實的社會形式。如果等同起來會有問題。 既然有簡單商品生產與簡單商品流通,就有簡單商品再生產。在《資本論》中的簡單再生產,指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抽象的關係,因此雖然是簡單再生產,還是假定了剩餘價值的生產。《資本論》第一卷最後一篇在講簡單再生產,並不是在講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再生產,而是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簡單再生產。只是資本再生產的規模與預付資本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假定生產的規模不變,並不表示沒有剩餘價值的生產,在此,剩餘價值這個範疇不可以捨象掉。例如把資本花掉,或是用原來的資本買奢侈品,所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可以去補償用掉的資本。相對於簡單再生產則是擴大再生產,擴大再生產是資本主義的特徵。同樣的,簡單商品流通指的也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流通,是發達的商品流通的抽象。
作為貨幣的貨幣與作為資本的貨幣 從貨幣的觀點來看,在簡單商品流通的循環形式,貨幣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所謂作為貨幣的貨幣,貨幣是作為兩個不同商品互相交換的中介,它是貨幣的貨幣。在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仍然有簡單商品流通的現象,因此不能說資本主義沒有作為貨幣的貨幣,而只有作為資本的貨幣。例如請理髮師來理髮,到商店去買上衣,把貨幣花掉。對消費者來說,用貨幣換取服務或商品之後,貨幣的任務就到此為止。用貨幣換取商品後,交換行為就結束了。如果要再進行交換,就要重新開始,必須要先去賣東西,換取貨幣以後才能夠買。對工人來說,用自己的工資拿去理髮,換得的是某種使用價值,但貨幣的活動就到這裡終止。這種過程是非生產性的,從貨幣的活動中,生產性與非生產性的區別一目了然。因為作為貨幣的貨幣目的是為了要消費,消費完後貨幣就屬於別人。這貨幣不是資本。 買與賣的這兩個階段是兩個完全相反的階段,可以互相易位。一個是從W-G開始,G-W結束,即W-G -W;一個是從G-W開始,又從W-G結束,即G -W-G。這兩個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在第一個形式中,G消失了。在第二個形式中,G並沒有消失,因為G又可以作為中介,所以能夠無休止的繼續下去,這種形式是一種無休止的過程與循環的階段。在這裡消費的貨幣和第一個形式消費的貨幣不同,因為買是為了要賣。為賣而買的意思是要把貨幣拿回來,這與第一個形式的為買而賣的意義完全不同。這就是馬克思所謂「預付的貨幣」,付出貨幣是為了把貨幣的回收,作為資本的貨幣就是屬於這種形態,貨幣是為賣而買。
貨幣會自我增殖? 在資本主義中,貨幣只是商品的轉化形式,在這個流通形式中一切商品的使用價值是暫不考慮的。貨幣本身的目的是要不斷的更新,是不斷的、沒有限度的運動。第一個形式是消費,貨幣作為中介,等到消費的行為結束,貨幣就消失,它的目的是用使用價值換不同的使用價值。第二個形式G1-W-G2,G1和G2是同質的貨幣,交換為何能夠不斷地繼續下去?如果是同量的貨幣互相交換,便成了沒有意義的活動。同量的貨幣,不需要拿出去又再拿回來。因此,不僅要拿回來,而且要拿得更多,必須增殖,才是有意義的活動。G2=G1+△G,交換才能繼續下去,否則就會變成空洞的、無內容的、無目的的、很荒唐的活動。因此G1不能等於G2,不僅如此,還要增殖,交換才能繼續。假如貨幣在商品流通的過程中,出去和回來的數量都是一樣的,貨幣的持有者只好喝西北風。這種循環中,G1和G2在量上一定是不同的,交換才能繼續。所以,從貨幣運動的角度來看,總的形式是G-G’,這種形式是很荒唐的,但是資本主義讓你相信這一點,經過這樣的流通過程,貨幣就會增殖,就像是你必須要相信聖經上寫的處女生子,才能成為基督徒。因此必須要讓人相信貨幣會自我增殖,交換才能繼續下去,成為能夠循環下去的公式是:G-W-G’。
沒有概念的形式 但是增殖的部分是如何產生的?這就是問題所在。(That's the problem!)假如在流通中發生不等價的現象,交換馬上會中斷。即使用騙的或搶的,都只是偶然、不持續的現象。假如有人搶走貨幣,雖然搶刧的人貨幣增加了,但是,被搶刧的人的貨幣是減少,兩個人的貨幣合在一起並沒有增加。之所以能進行交換,是因為背後有等價規律在運作,這需要有兩個相同,除了同質之外,還有交換價值(量)也要相等。如果交換價值不同,交換不可能持續。但是,一定要有這種形式G-G’,即增殖的形式,交換才能繼續,否則只是貨幣換貨幣,100元換成兩個50元,再換成十個10元,這種情形偶然發生還可以接受,但如果每天都如此,貨幣的持有者就真得喝西北風了,循環也不可能繼續下去。因此一定要在量上產生變化,量上的變化不是貨幣面額的變化,例如100元換成兩張50元的變化,而是100元要變成110元。 預付100的貨幣量,經過流通的過程,可以回收110的貨幣量,有如: 100=100+10=110 100會等於110,這似乎是很荒唐的,然而G-G’的形式卻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 從交換價值來看,這個社會的交換形式與流通形式是容許 G-G’的形式存在,產生△G的真正原因是看不見的,《資本論》第三卷稱這種形式為「沒有形成概念的形式」或是「沒有概念的形式」,這是一個虛幻的形式。在歷史上,這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之前就已經發生的流通現象,也就是高利貸資本、生息資本或是商人資本。重商主義者認為G-G’是天經地義的事。馬克思花費許多心力證明,無論主流政治經濟學家怎麼說,流通領域是不可能增殖的。馬克思認為從價值的運動來說,價值是一個「自動的主體」,《資本論》英譯是「automatic subject」,是automata(自動體),就是從G-W-G-W-G-…..,循環不已。不僅是循環,而且會不斷增殖。這種automata是以價值作為主體,並以價值作為轉化的媒介與第三者,交換的行為才能繼續下去。交換的形式上看起來是等價交換,但是內容與主體是增殖的。以一種等價形式去進行交換,進行等價交換,但實際上是價值增殖,這就是資本主義的社會形式、交換形式。雖然只能從形式去分析才能了解其內容,不過一旦掌握了內容,也就是從現象出發去掌握實質,一旦掌握了實質,就能了解很多現象的變化。
價值成為自動的主體 價值作為「自動的主體」的形式,價值是不斷擴張的主體,但我們看到的都是動態的東西,價值在變化,貨幣也在變化,automata不停的運動,並且持續的增殖。在automata的運動中,G-W-G-W-G-…..,貨幣的形式轉化為商品的形式,又轉化為貨幣的形式,從一個形式轉化到另一個不同的形式,不停的運轉,雖然我們看到的是等價的形式,但實際上如果只是等價,這個形式是沒辦法運轉下去的,唯有增殖的現象,才可能成為automata。這表示這種形式:G-W-G是不完整的形式,另一個形式:G-W-G’才是真正完整的形式。G-W-G這個形式是另一個形式G-W-G’虛假的形式。貨幣在這種流通過程的循環中,G會變成G’,這種貨幣就是作為資本的貨幣,這就是資本。從這個形式轉化到另一個形式,從一個虛幻的形式轉化到一個完整的循環的形式,才真正看到資本產生的飛躍。 資本的流通,也隱藏著簡單商品流通。從現代的資本主義商品流通中,並不表示簡單商品流通就不存在,在進行購買商品的行為時,我們所消費掉的貨幣就是簡單商品流通,但沒有一個社會發行貨幣的目的,只是為了把貨幣消費掉。假如不是為了要產生更多的貨幣,進行資本的流通,交換是無法繼續下去的。 進一步來分析「主體」。為什麼它可以繼續循環,並且變成自動的主體?在這裡,「自動的主體」指價值而不是貨幣,價值(Value)是在G-W-G’所顯示的表象後面,貨幣與商品也是表現價值,G’亦然。如果貨幣沒有變成商品,交換沒辦法繼續下去。作為儲藏功能的貨幣,如果沒有購買商品,就會退出流通。在這裡有個關鍵:為何G會變成G’?如果不是價值形式來表現價值,這個循環不可能成立。G也是價值的形式,W(商品)也是價值的形式,價值形式一直在商品形式與貨幣形式中運轉,這其中有循環的關係。第一個形式W-G-W,第二個形式G-W-G’,第一個形式無法回到起點,因為它換得使用價值,目的是滿足需要。滿足需要後,貨幣就消失了,例如付錢理髮,滿足理髮的需要後,貨幣就消費掉了。W1和W2是不同的使用價值,它們的量可以用價值連接起來,但是價值仍然沒辦法在循環過程中成為自動的主體。為什麼?因為商品價值的量可以相等,但是質並不相同,同量不同質,因此交換沒辦法繼續,整個循環就結束。如果循環要重新開始,就再去買W3,但這種形式只是不斷重複,重複同樣的循環形式。第二個形式就不同,這裡的G有兩個特徵:第一是同質,都是同形式的貨幣,只是量不一樣,這裡的量只是有限度的量,從有限度來看,它們的量是一樣的。G’=G+△G,△G的出現是很短暫的瞬間,馬上就跟G結合成一體,成為貨幣,不但同質,而且是有限度的量。在這種情況下,△G與原來的G是相同的,而且可以繼續買W,這兩個不但同質,且在一定的情況下同量。在G-W-G’的形式價值可以構成自動的主體,在W-G-W的形式則沒有辦法。價值成為自動主體,就能進一步轉化成為商品形式。假如貨幣單獨存在,作為貨幣的貨幣很快便會消費掉而退出流通。作為貨幣最主要是作為增殖的貨幣,資本所開展的形式便能無限循環。價值不僅是循環過程的主體,也是資本的主體,資本成為價值的另一個轉化形式。構成資本的條件為:G與G’同質且同量,同量就是有限度的量,剩餘價值或是增殖的部分在開始時好像不同,但結合起來時也是G,對於原來的G是同質同量的情況,因此循環可以繼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價值也自強不息。價值一定要作為自動的主體,交換才能繼續。假如交換不是以價值作為第三者,資本主義的流通是無法進行的。在偶然或重複的情況下,價值可以做為主體,但無法作為「自動的」主體。
在流通中可以看到增殖,又看不出會增殖 這是了解作為資本的貨幣與作為貨幣的貨幣的不同的重點,然而,這是否表示一個形式是資本主義,另一個形式則不是?馬克思在使用這些概念時是很小心的,他把第二個形式稱為資本流通,第一個形式稱為簡單商品流通。這兩個形式是否不相干?一個是歷史的前提,一個是歷史發展的形式,答案並非如此。兩者都是同時存在的,簡單商品流通是資本流通較為簡單的形式。這個循環體是一個流通過程,既然是過程,如果理解現代辯證法,當這個過程的矛盾轉化時,會形成某個階段,我們可以稱為「stage」。資本主義主要就是資本流通的形式,但也不是沒有W-G-W,只是我們理個髮吃個飯,貨幣就完結了。貨幣在商品買賣的過程中,最後是被消費掉了。在G-W-G’中,貨幣是起點也是終點,因此可以無限的擴大,唯有如此,價值才能轉化為資本。從這種形式看到,如果沒有價值作為第三者,無法循環,流通就會出現問題。但是在G-W-G’的循環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增殖,可以循環。但在這個循環中,事實上又是看不到它增殖。所以可以看到它增殖,又看不出它會增殖,因為在流通中是不可能增殖的,價值一定來源於某個地方,因此接下來的第三節引進「勞動力的價值」的概念,為何貨幣的持有者會對「勞動力的價值」感興趣?這就要等到講到剩餘價值的生產後,才能了解價值增殖的源頭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