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前一頁

本文刊登於:「新世代青年團」(http://youth.ngo.org.tw/)2008.06.09

 

低學費非正義論,真有正義?

文/蔡依伶(反高學費行動聯盟成員、成大博士生)


    

上週六 (67),台大校長李嗣涔先生因「低學費非正義論」,而引起部分畢業生不滿,他們高舉「校長失言」的牌子,進行無言抗議。事實上,最近包括台大、成大等獲得五年五百億補助的大學校長,紛紛談起類似論調。國立大學校長們認為國立大學學生,大多來自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因此,高收入家庭卻支付較低學費,就違反了正義;只要國立大學學費繼續調漲,再把學費轉化為獎助學金,或是壓低私立大學學費,即是所得重分配,然而,此舉真的捍衛了社會正義?

 

讓我們先來檢視,這種說法的根據為何?根據台大李嗣涔校長的說法,去年台大推出「希望助學金」,卻只有十多名學生提出申請。然而只要檢視台大所提出的標準,就會知道台大校方,在面對弱勢家庭的問題上,有多麼嚴苛!台大規定:家庭年收入三十萬以下、名下沒有不動產的學生,才得以申請。其家庭收入的規定,甚至沒有達到台灣目前法定基本工資的標準!現行基本工資為17,280元,目前雙薪家庭已經是台灣社會普遍現象,因此,在雙親都工作的情形下,該家庭年收入將是414,720元,遠超過台大所訂之標準達11萬餘元。且台大規定,名下必須無不動產,就連目前台灣低收入戶認定資格,都已承認不動產,在台北市每戶以為500萬元為限,在其他地區為260萬元。台大所設置的「希望助學金」,真的是要讓學生看見希望嗎?如此苛刻,無怪乎,合乎標準者只有十多名學生。

 

再者,包括台大與成大在內的大學校長,都認定該校學生皆出身自高社經地位家庭,但是校長們卻完全忘記了所謂「公立」大學,其與私立學校的最大差異,並非在於學生的出身家庭。而是在於所謂公立大學,是由國家拿了納稅人的稅金去成立、補助的。因此,不管學生的出身如何,台大、成大等大學在性質上是「公立」大學。國立大學校長認為教育部過去准許私立大學調漲學費,而感到忿忿不平,但他們忘記了自己是受到全體納稅人供養的國立大學校長,而非是美國長春藤聯盟私校的校長。因此,在這種狀況下,卻無法為國家培育更多來自各階層的英才,不是正應感到惶恐不安嗎?同時,所得重分配應透過國家稅收制度去達成,而不是在大學教育內部處理,但如此說法卻顛倒為國立大學調漲學費的理由,校長們真覺得此中有正義?

 

第三,國立大學校長企圖借力使力,透過教育部過去規定各大學調漲學雜費也必須要提高校內獎助學金提撥比例的規定,來合理化調漲學費。這種辦法,是當初教育部為了平息社會輿論對於學雜費調漲而產生的議論所訂之策略。然而,卻被大學校長們當作合法化調漲學雜費的藉口,成為另一種類似所得同分配的說法,例如成大校長賴明詔認為,調漲學雜費後將會增加獎助學金,才會使更多學生受惠。然而,所謂獎助學金,不只是獎學金,還包括具有工資性質的助學金,目前各校助學金的薪資標準,在去年調整最低工資之後,大都在95元之譜。這個部分是學生以勞動力付出所換取的,並不是白白獲得,也並非是一種「恩給式」的受惠;就連學校寄出的扣繳憑單,收入性質上都注明是「薪資」。類似這種混淆輿論的說法,對於在校內努力工作的以換取薪資的助理們來說,都是不公平的。

 

目前這波國立大學的學費漲價潮,大都是獲得教育部五年五百億的大學所發起。在這樣一個萬物齊漲的年代裡,一方面,每年坐領高達三十億的補助款;另一方面,卻還要向學生與家長索取更多費用,如此一來,教育部怎能不准許其他大專院校調漲學費?教育部又怎能坐視大學之道淪喪到將學歷視同一紙勒索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