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前一頁

本文刊登於:「新世代青年團」(http://youth.ngo.org.tw/)2008.06.04

 

教育,一生一次

文/蔡依伶(反高學費行動聯盟成員、成大博士生)


 

     隨著近日馬政府行政團隊上任,行政院宣布將於明年推動「一生兩次」的200萬元零利率的優惠房貸政策。一般認為,這是在兌現馬政府當初的競選支票。然而,比起同一時間,各大學校長放話將調漲今年大學學費,但由於馬英九總統在競選時,並無因應高學費政策的任何相關選舉承諾。因此,在可見的未來,我們不但必須勒緊褲帶,迎接高油價,而高學費年代也將不遠矣!

 

    內政部估計,「一生兩次」優惠房貸措施,政府四年補貼利息的支出,一共需要達1901200萬元的經費。然而,每年卻僅能補助4萬戶年輕購屋族。推動優惠房貸的現象面,是因為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其實質問題,卻是意味著實質薪資一直都沒有增加的薪水階級,早已無法支付起目前房價。因此,只要政府只是提供優惠貸款,而不去介入已經到達新高點的房地產市場,這無疑是幫忙房產業者製造沒有實質購屋能力的「假性」消費者,在促進房產繼續翻漲的同時,還鼓勵年輕人去背負超過自己能力的債務。

 

    另一方面,類似問題也發生高學費政策上,根據九十五學年度統計,政府補貼高中職以上學生就學期間的利息支出,在該年度為36億,申請就學貸款人數,已上升至728千人次申貸,比前一學年度,又成長了3萬人次。教育部每年花納稅人的錢去補貼在學期間的利息支出,卻對於就學貸款的「本金」,即學費,無力去管制,只要作為本金的學費繼續上漲,則納稅人每年就要花更多錢去補貼教育費用。

 

    關鍵問題還不只在於房貸或就學貸款的單一環節上,真正的問題,是馬政府如何去看待、因應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再生產問題?實質上,當個人期望成家、養育下一代,成為房市消費者之前,必須先成為一個生產者,有工作、並有固定收入之後才能支付各種貸款,因此,這意味著必須受過一定勞動力訓練,然而,勞動力的訓練又牽涉到能否接受教育的問題。所以,在是否有能力去承擔房貸之前,高學費已經是一個門檻,讓所有學生與家長們倍覺艱辛。對於目前年輕人來說,表面上看來,不只是他們是否願意生育下一代?還在於他們目前的薪資所得,是否已足以清償過去的高中職、大學的學費?然後,他們是否有能力去背負沉重的房貸?並且,同一份薪水,是否願意繼續去挑戰比自己求學時,還要更暴漲的下一代學雜費?

 

     相較行政院喊出優惠房貸「一生兩次」,背負勞動力訓練職能的中等與大學教育,一生只有一次!當部分大學校長在企圖調高今年大學學費時,老調重談地提出似是而非的論調:「台灣的大學學雜費實在太低,美國比台灣高出10倍,太低廉的學費讓有錢人佔便宜。」當此之時,不禁要問:馬政府因應高學費的政策,究竟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