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本文刊登於:「新世代青年團」(http://youth.ngo.org.tw/)2007.09.07

對主流國際貿易理論的批判

何青主講/台灣《資本論》研究會錄音稿整理

 

編按:此篇文章是根據何青先生於2001年10月20日的演講錄音整理。何青先生針對李嘉圖比較利益理論及其派生──機會成本說與閒置資源說等主流國際貿易理論精闢批判,徹底揭穿主流政治經濟學精心設計的詭計,讓我們能夠掌握了解全球化、WTO的批判理論。 

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揭穿商品拜物教的性質及其秘密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徹底的批判,何青先生揭穿比較利益理論、機會成本說、閒置資源說、邊際效用說、主觀價值論的拜物教性質,亦是對主流國際貿易理論的徹底批判。何青先生發揮《資本論》的理論,從商品拜物教的觀點入手,去批判李嘉圖比較利益理論,可說是非常獨到、聞所未聞的見解,也如此方能徹底駁倒李嘉圖理論的吸引人與迷人之處,特此發表,以提昇對《資本論》研究的理論水平。

 

今天的講座是針對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及其延伸的理論,來進行批判。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是主流的國際貿易理論重要且基本的理論,它的應用非常廣泛,在主流學術界甚至已經應用到社會學中,其他各種領域的理論,也包含了比較利益的邏輯。像是「婚姻學」,男人與女人之所以能結婚,是因為男人擅長在外面賺錢,家事做得較差,女人則是擅長在家做家事,賺錢的能力較差,雙方條件能夠互補,所以依據比較利益的邏輯,兩性結婚對彼此都有好處。同樣的理論,也應用在種族歧視的言論上,有人說原住民天生體能好,但不會讀書,持此說法的人往往還能拿出統計數字來佐證,而平地的福佬人或是外省人,腦筋比較好、擅於讀書研究,但體能較差,依據比較利益之邏輯,兩方面應互相合作,平地人從事腦力勞動,擔任高階主管的工作或是老闆,讓原住民從事體力勞動,擔任基層體力工的工作。這一類的說法可以無限延伸,在政治議題上也可看到,例如在加入WTO或是兩岸貿易的議題上便出現這樣的說法:台灣擁有技術密集的優勢,中國大陸則有勞力密集的優勢;中國大陸缺乏資本,台灣則擁有資本,所以應該聯合起來,互相合作。由中國大陸發展勞力密集的產業,台灣則發展資本密集的產業,彼此貿易,雙方都能得到利益。這樣的說法不僅主張兩岸統一的統派採用之,主張台灣獨立的獨派亦採用之。贊成WTO的全球貿易也是這種觀點,各國有各國的比較利益,兩國互相貿易,彼此都能得利。可見,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千變萬化,應用廣泛。

 

李嘉圖比較利益理論

 

這些說法都是建立在李嘉圖比較利益理論的基礎上,而其理論多半來自於《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第七章「論對外貿易」的部份。李嘉圖在那一章中提到一個很有名的例子:英國與葡萄牙兩國,葡萄牙生產葡萄酒需80人勞動1年,生產毛呢90人勞動1年,英國生產葡萄酒需120人勞動1年,生產毛呢100人勞動1年。這個例子可以用另一種較清晰的方式來表述:葡萄牙生產1單位葡萄酒需花費80個工時,生產1單位毛呢需花費90個工時,英國生產1單位葡萄酒需花費120個工時,生產1單位毛呢需花費100個工時,根據這個例子可以得出:葡萄牙生產葡萄酒是90除以80的比例,英國生產葡萄酒是100除以120的比例;反過來說,葡萄牙生產毛呢是80除以90,英國則是120除以100,所得出的係數顯示出其生產的有效性,這個有效性是指葡萄牙可以用比較少的時間生產酒,英國則可用較短時間生產毛呢;葡萄牙和英國比起來,必須花較長時間生產毛呢。因此在這樣比較之下,可以得到對彼此有利的立足點,就是葡萄牙專門生產葡萄酒,英國則專門生產毛呢,如此一來兩國都是生產對其有利的產品。生產出來的產品再互相交換,兩國都是生產對各自最有利的商品,彼此交換,對彼此都有利。這樣的結果,比葡萄牙生產毛呢或是英國生產葡萄酒更加有利,這就是「比較利益」。 

這種理論並不是李嘉圖首創的,在他之前,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David Hume)便針對當時的重商學派的說法提出反駁,那時的重商學派認為商品買賣有賺有賠,假如能將有絕對利益的商品銷往另一國,一定能得到利潤。雖然其他的國家會虧本,賺賠在一來一往之間會互相抵銷,最終會歸於零,即「零和」結果。大衛休謨認為這種理論是錯誤的,這樣似乎暗示只有絕對利益時才能進行貿易。他認為在相對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有利,他用「價格硬幣流通機制」的理論來解釋,台灣有人翻譯為「有價硬幣流通機制」。假如有AB兩國彼此進行進出口貿易,進口通常是用硬幣支付,硬幣的代表是金和銀,在交換過程中,無形中有一個國家會佔優勢,假定是A國,硬幣就會往那個國家流動,如此一來,A國的硬幣就會增加,物價也會跟著上漲,因為有更多貨幣代表同樣的物品。在這樣的貿易架構下,A國的硬幣越來越多,物價也會越來越高,出口的商品價格也會越來越高。我不贊成把「價格硬幣流通機制」翻譯成「有價硬幣流通機制」,因為價格和價值是不一樣的,在此翻譯成價格是比較恰當的,主流的學術界翻譯成有價是錯誤的。出口的商品價格上升,到了某個程度便會對出口不利,不是絕對有利。由於硬幣減少,物價就會下降,B國的商品便會逐漸變得相對便宜,賣給A國,硬幣就會流回去。在這個理論下,兩國互相貿易的結果,不會只對一國有利,而是在互相流動的機制下,對彼此相對都有利益。李嘉圖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這個理論,尤其是在他的比較利益理論下的互相流通的機制。 

再回到英國和葡萄牙的例子裡。由於英國的毛呢生產力較高,獲利也比較高,因此葡萄牙的硬幣會往英國流動,也就是英國會得到更多利潤。假定這兩國在任何條件下,無論對彼此是否有利都持續貿易,由於英國的貨幣會繼續增加,葡萄牙的貨幣會逐漸減少,相對來說,英國的商品價格會越來越高,到達某種程度後,英國的毛呢比較有利的情況會改變,變成比較不利。因為毛呢價格上漲到某種程度,葡萄牙所生產的毛呢就會比英國生產的毛呢更有利,反過來會刺激葡萄牙生產毛呢,英國則改為生產葡萄酒。這是按照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以及他的貨幣理論所推論出來的結果,也是相對利益之所在。在兩國有比較利益的情況下,商品互相交換對兩國都有利,而且不會產生在分工專門化的情況下,造成一國越來越富有,而另一國越來越貧窮,甚至經濟破產的結果。 

從李嘉圖的貨幣理論可以看出一個問題,也就是貨幣只是作為流通與支付手段,但是真正的貨幣還具備儲藏的手段。當英國的貨幣逐漸增加時,並不會使物價上漲,通常銀行或國家會把貨幣儲藏起來,不讓貨幣流通,因此市場上還能保有一定量的貨幣流通,物價也不會上漲。英國儲藏的貨幣累積的越多,到達一定程度後,葡萄牙的貨幣就被掏光了,負債累累,等負債到達一定程度,便會宣佈破產。由此可知,李嘉圖的說法與實際發生的狀況大相逕庭。而且這個理論給人一種印象是:工業發展比較有利的國家,所生產的高科技的精密的工業產品,對於工業發展落後的國家所生產的產品,如農業產品,會產生剝削的現象。這種剝削現象是主流經濟學不得不放棄李嘉圖單純的比較利益理論的原因,並以其他比較不明顯剝削的理論來取代,例如機會成本、閒置資源、主觀價值論以及一般均衡理論(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但這些理論仍保有李嘉圖比較利益理論的基本形式,他們所犯的錯誤並沒有脫離李嘉圖的問題,只是表面上掩蓋住罷了。

 

用理論與經驗事實不符,不能駁倒比較利益學說

 

李嘉圖比較利益學說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在歷史上實際並沒有出現他所預設的狀況,可以用歷史的證據來否定李嘉圖的理論。因為葡萄牙之所以生產葡萄酒,英國之所以生產毛呢,並不是衡量彼此的比較利益所產生的結果,而是強權的結果。英國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後,成為海上強權霸主,把葡萄牙與西班牙隔絕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之外,使他們一直停留在農產品的生產模式,這是強權所帶來的結果。還有人認為,李嘉圖的理論假定兩國的資本不互相流通,也就是immobility,英國的資本不會流向葡萄牙,葡萄牙的資本也不會流向英國。這個假定與世界貿易的實際狀況相反,因為資本是會互相流通的。近一兩百年的歷史也顯示,資本的流通不但規模越來越大,而且越來越頻繁,範圍也越來越廣。因此,李嘉圖的理論與經驗事實出入很大。但是,用經驗事實指出李嘉圖比較利益學說不合現實有其缺陷,缺陷在於這些經驗事實只舉出一些反證(counterexample),這些反證並不足以反駁李嘉圖的理論。李嘉圖只要說他是在一個某個假定前提下,這個理論才能成立,甚至可以一步步撤退,他的理論若不是如何如何,便可以成立,除非可以無限制的舉出經驗的事例,證明所有的經驗通通錯誤。因此,這種反駁方式一點也無法動搖李嘉圖比較利益理論富有吸引力以及迷人之處。 

另一種反駁的說法是,資本主義並非像是李嘉圖所描繪的那樣發展,他理論所說的不是資本主義社會。因為資本主義並不是根據對一個國家民族是否有利,不是對一個國家民族的物質財富比較有利才去做比較利益的交換。資本家不會這樣考慮,他們不是普渡眾生的菩薩,他們不是為了增加更多的物質財富才去交換,而是為了追求利潤。假如能增加很多物質財富卻沒有利潤可圖,資本家是不會去進行貿易的。這一點涉及到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最根本的問題,但這個問題並不是李嘉圖的理論特有的問題,因此不能把所有資本主義產生的問題全部都讓李嘉圖負責,而且也沒有反駁到李嘉圖理論的吸引人與迷人之處。 

李嘉圖比較利益理論本身是站不住腳的,不但不會產生兩國間的相互利益,反而會造成一面倒的現象,使得兩國朝向兩極分化的局面發展。其生產的專門化也會讓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甚至本國的國內人民之間財富的兩極分化,這可以從許多具體的統計資料得到印證。

 

比較利益學說的商品拜物教謬誤

 

李嘉圖是以正面的角度闡述國家究竟生產哪種商品比較有利來進行比較,這是一種很含糊且有歧異的說法。什麼是比較有利?李嘉圖有時候講的是使用價值的增加,或是財富的增加,財富的增加指的是物質財富的增加,也就是使用價值的增加。但在比較時,卻是用工作小時來比較,無論是8090100小時,工作小時是一個量的比,表面上看起來,一個是質的比,是使用價值的物質性質,工作小時則是量的比,質與量無法相比。由於李嘉圖的抽象,工作小時的時間是與勞動沒有內在聯繫,馬克思批評這個錯誤的抽象是強迫抽象,但時間一旦與勞動有關,就會成為關鍵。釀酒的勞動與織布的勞動是兩種完全不同性質的勞動,彼此不同性質的勞動產品能夠交換,也就是如何使不同質的勞動能夠具備亞里斯多德所要求的同一性與通約性,顯然李嘉圖並沒有解決。他解決的方式就是在緊要的地方混水摸魚、轉移焦點。如何混水摸魚?將不同性質的勞動用同量勞動時間來比較,用1小時的釀酒勞動和1小時的織布勞動互相比較,因此轉移了不同性質勞動不能比較的焦點,用同量勞動時間來混水摸魚,但時間充其量只是衡量勞動的量的一種標準。 

  馬克思認為具體的勞動都是不同質的,若要使勞動成為一致的、一般化的勞動,便必須先成為社會勞動;若不是社會勞動,勞動就無法一致。因此不能把勞動停留在特別性質的勞動,例如織布或釀酒等勞動。因為這些勞動是具體勞動,要成為一般的社會勞動,必須撇開這種特殊的、質的差別的勞動,才能得到一般的、抽象的人類勞動,也就是馬克思所謂的抽象勞動。馬克思做這樣的區分之後,古典政治經濟學在勞動價值理論上的說法才首度得到釐清。 

李嘉圖是以兩種不同性質的勞動進行比較,在不同部門所進行的不同的勞動是無法互相比較,但是他把這兩種不能互相比較的勞動用時間來量化,並且互相比較這是一種混淆。其次,李嘉圖用具體勞動所比較的東西是物質的性質,物質性質的東西經過轉換,變成價值的關係,也就是通過價值形式使它們變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就是用物與物的關係取代了人與人的關係。這首先必須通過價值形式,其次是用無法比較的物質性質代替了社會關係,轉換之後成為物與物之間的關係。這其中有些環節是藉助貨幣來移花接木,經過轉換之後,就成為大家都能接受的看法。我們看到他犯了幾個錯誤,第一個謬誤就是把不能比較的、不同質的、不同部門的勞動進行比較,這是沒有意義的。第二個謬誤就是把質的東西用量來比較,這也是無意義的。這其中隱含了綜合性的錯誤,他常常把兩種性質的東西混淆,便以為得出來的結果含有兩種不同的性質。綜合性的謬誤,舉例來說明,例如1是奇數,2是偶數,12等於3,所以3是奇數也是偶數。李嘉圖常常用這樣的方式,以為物的性質與社會的性質是可以混合的,混合後便會兼有物的性質與社會的性質,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價值是社會性質,而不是物質性質,並且與物質性質毫無關聯,在物質性質中找不到一丁點社會性質的細胞或原子,這就是李嘉圖的商品拜物教。 

  綜合性的謬誤讓人誤以為兩種不同性質的東西相加之後的東西,會兼具這兩種性質,是把兩個不同性質的東西結合起來,假定這兩種不同的性質都會存在於一個綜合性的結果。例如長期的借貸與短期的借貸,各有不同的性質,有人以為同時進行長短期的借貸,可以得到兩種好處,做生意似乎會變的更順利。但事實不然,當還不出貸款時,兩種好處都沒有。到時就會像許多台灣的資本家一樣,所有的貸款都會變成呆帳。

 

機會成本說的謬誤

 

主流的經濟學家在不承認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還是得用價格來談比較利益的問題。但是從價格上來談,免不了會陷入貨幣持續往單方面流動的不平衡發展的現象。針對李嘉圖理論的一些缺陷,學者們便開始進行修正,也就是「機會成本的比較利益」。所謂「機會成本」就是不去比較主要生產的產品,而是比較不用生產的產品所花費的機會成本。例如英國和美國生產小麥與呢織品,英國生產四分之一單位的小麥,美國則生產四單位小麥,英國生產一單位呢織品,美國亦生產一單位呢織品。假如要生產呢織品,對英國來說,要放棄生產小麥的機會成本是四分之一,美國要放棄生產小麥的機會成本是四,顯然英國必須犧牲的機會成本較少,生產呢織品的機會成本比美國低,美國生產呢織品的機會成本較高。這種說法有許多好處,首先,這種理論沒有剝削的問題,關鍵在於放棄哪些東西比較有利。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似乎隱含了要生產較佔優勢的產品,機會成本則是自己決定要犧牲哪部份才能得到優勢,上述的例子是到底要犧牲小麥或是呢織品? 

「機會成本」理論是李嘉圖比較利益理論所派生出來的,並做了一些修改,經過修改之後,機會成本理論受到主流經濟學的歡迎,因為它掩蓋了剝削的事實。用機會成本理論來解釋墨西哥的經濟發展,就扭曲為墨西哥以機會成本理論來決定他們要生產的東西,到底要犧牲農產品去發展汽車工業,還是有其他方案?因此最後墨西哥便放棄農業生產,轉而發展工業。這是他們自己選擇的,並沒有強權國家的操縱或剝削的問題。但做了這樣的選擇後,對於農村的生活與文化的衝擊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印地安人較密集的地區,甚至出現了一些暴動。 

但無論如何,在交換與計算機會成本時,仍犯了李嘉圖理論的基本錯誤,也就是拜物教的錯誤:以物質性質的比較取代社會性質的比較。

 

閒置資源說的謬誤

 

另一種變形則是Heckscher-Ohlin的定理,這是瑞典的兩位學者──Heckscher以及Ohlin所發展的理論。他們把李嘉圖的比較利益變成下面的樣子:一個國家要發展何種產業,端看何種物資數量稀少,或是何種物資數量較多。假如一個國家有很多勞動力,有許多勞動力派不上用場,就是有勞動力閒置的問題;而有些國家擁有雄厚的資本,所以有資本閒置的問題,這兩個國家彼此都各有閒置的資源,便可以互相交換。這種理論較機會成本更加脫離了李嘉圖理論的基本形態,因為它並不支持某個國家一定要放棄某種生產,並專門化於另一種生產,而是就既有的條件來做有利的發展。 

常常被吹噓的國際貿易理論,似乎中國有勞動力閒置,台灣則有資本閒置,因此中國與台灣彼此貿易對雙方都有利,台灣可利用中國的勞動力進行勞力密集的工業生產,中國可利用台灣資本閒置的資本進行生產,雙方生產之後的產品互相交換,對彼此都有利。跟其他理論一樣,首先,它假定著全社會的資源都能做這樣的比較,並計算出何種資源較有利或不利,它的總資源是可以估計的;其次,這種理論假定沒有失業問題,在充分就業的假定下,資源閒置才有意義,否則就算缺乏勞動力還是會有很高的失業率,這種勞動力閒置的現象是很難估計的。因此必須假定充分就業,如此,台灣的充分就業與大陸的充分就業比較起來,台灣是資本閒置,中國則是勞動力閒置,這種比較才會有意義。如果沒有這些假定,這個理論無法進一步做各種比較。其次,和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一樣,也是有專門化的傾向。還是會使某一個國家在某一方面專門發展,某一方面則缺乏發展,呈現失衡的現象。因此,最適合現代的大國與小國、發達的國家與落後的國家、資本主義富裕的國家與貧窮的國家,彼此之間經濟互相依賴的關係,這種理論正好助長了這種依賴性。資本閒置的國家可以繼續發展資本密集的工業,也就是高級工業,生產力一般來說也比較高。相反的,勞動力閒置的國家便只能生產低檔次的商品,這種理論正是造成專門化與國際分工,使得國與國之間互相依賴,加大彼此差距的一套理論。 

我現在要指出的還不只是這個限制,而是這個理論本身也犯了李嘉圖拜物教的謬誤。因為在比較的時候,什麼是勞力閒置?什麼是資本閒置?基本上就是犯了拜物教的錯誤。加上這種理論會造成經濟上更大的依賴性,所以這個理論雖然是目前主流的國際貿易理論的主要根據,但其弱點與李嘉圖比較利益一樣,也是困難重重,而且是站不住腳的。

 

商品拜物教的根源

 

李嘉圖比較利益學說、機會成本理論與Heckscher-Ohlin定理通通犯了商品拜物教的謬誤,這個謬誤是主流政治經濟學的根本錯誤。 

商品使用價值本身是指物的性質,是物理的屬性,但商品的交換價值並非物理屬性,而是社會屬性,是社會形式下的產品。現在的社會形式要使商品有價值,必須用貨幣來表現,要以貨幣作為第三者當做媒介,不同的使用價值才能互相交換。即使是為了他人的需要而生產產品,還是無法相交換,最後還是得透過貨幣這個第三者。在資本主義的價值形式下,貨幣是交換的媒介,貨幣之所以能作為交換的媒介,是由於它本身含有兩種特性,一種是「沒有概念的形式」,也就是在流通過程中,貨幣可以產生更多的貨幣,這就是「沒有概念的形式」;另一種是貨幣的生產也像其他商品生產一樣,會產生新的價值。我們把貨幣當做媒介的時候,並不是把貨幣當作商品生產那樣的貨幣,而是把它當作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與儲藏手段這三種性質的貨幣來進行交換,因此貨幣本身不可能達成G-G’,也就是貨幣能夠自我增殖。之所以會有G-G’的錯覺,黃金在流通領域也能夠價值增殖,這中間一定有某個地方被switch(轉變),貨幣被switch需有兩個特性:第一是要具備「沒有概念的形式」,第二是要具備生產黃金的勞動過程,由於的確在金礦中可以開採出黃金來,會開採出比預付的(花費在工資、採礦設備)更多的黃金,使人覺得價值會增殖 

一般人會覺得貨幣可以產生更多的貨幣是很自然的,是因為他把黃金的物質屬性與社會屬性混同,黃金所以會增殖並不是因為黃金本身的物質屬性,而是由於勞動灌注其中的結果,這是社會關係的社會屬性。這其中是被switch了,被移花接木,概念顛倒了,把物與物之間的關係變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看起來是物質關係,但其實是社會關係。我們發現在物質關係中,被取代的是人的關係,呈現出顛倒的現象。以為是物與物的關係,其實是人與人的關係,而且人的關係被物的關係所取代,一切是金錢在其中運作,這是一種顛倒的現象,而且每天都會發生這種現象,但深入研究才會發現,背後是人與人的關係,卻被物與物的關係取代,這就是拜物教。這種關係就是從使用價值,也就是物的屬性變成社會的屬性,這是由於商品本身包含二重性。假如談到使用物,沒有所謂神秘性的問題,但是一旦變成商品,可以用價值形式表現,甚至用貨幣表現,使用物就跳起舞來了,好像乩童起乩那樣,商品就會跳舞,變成很神秘的東西。本來物質形式是看得見的東西,但變成商品之後,本身又像包了一層不透明體,變成看不見的東西,就是社會關係。這東西既看得見又看不見,它自己跳起舞來,像乩童一樣,這種現象只能從宗教去尋找。

 

商品拜物教是對主流政治經濟學最徹底的批判

 

李嘉圖沒有搞清楚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因此不能了解商品拜物教的問題,即使如此,他還是竭力要完成勞動價值理論。在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中,勞動不是商品,勞動力才是商品。資本家買的是勞動力,商品的價值不是勞動,勞動力的價值與勞動力所產生的職能(也就是進行勞動這段時間與勞動的結果)有一個差額,這個差額就是剩餘價值,增殖的部份就在於這個差額。古典政治經濟學工資理論的基礎就是建立在「工資就是勞動的價值」,但馬克思認為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這兩者有何不同?十分不同。勞動可以產生出比勞動力更多的價值,但勞動本身沒有價值,這就是馬克思的觀點。把沒有價值的勞動變成有價值的勞動,這中間便是商品拜物教在作祟。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工資理論掩蓋了差額,這是欺騙的、假的理論。他們把勞動力在執行其職能的活動──勞動所生產出來的價值都應該屬於資本家,因為資本家已支付了勞動的價值,整個工資理論企圖掩蓋剩餘價值這個事實。在掩蓋的狀況下,會誤認為勞動之所值即是工人所有的生活費,或是認為勞動的所值即是其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種說法沒有真正指出問題所在。為何要談商品拜物教?光是指出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錯誤是不夠的,必須指出他們為什麼錯,錯在什麼地方。我們可以說我不贊成他們的理論,他們則會反駁,那是因為兩邊站在不同階級立場所致,很多左派都有這樣的毛病,用謾罵的方式指責對方是贊成剝削,反正彼此的階級立場不同,對方講的通通是錯的。馬克思對此的態度是,我的階級立場和對方不同,但我認為對方之所以錯是因為在解釋客觀世界的觀點是錯誤的,並且要明確指出錯在什麼地方,這就是馬克思為何要提出商品拜物教的緣故。因此不了解商品拜物教,就無法了解《資本論》,這也把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提升到一種很高的層次。 

馬克思認為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有很多地方是‘跳動’的,在分析利潤從何而來,從購買勞動力到利潤產生的中間環節,古典政治經濟學用往往定義的方式,且把所有的勞動都抽象為勞動,因此認為工資是勞動的價值,利潤不是從勞動創造的,而是從資本本身帶來的,既然勞動沒有生產利潤,另一種解釋就是從資本而來。「斯密教條」的觀點就是勞動會產生工資,資本會產生利潤,如此一來,利潤是資本的屬性,工資是勞動的屬性,地租是土地的屬性。馬克思認為這種觀點跳過了中間環節,中間環節就是利潤是如何產生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沒有談清楚。利潤不是物質的產品,不是物質的性質,它是社會的性質。古典政治經濟學混淆社會的性質與物質的性質,認為利潤是資本的屬性,他們所謂的資本就是死的勞動,或是機器廠房那些物,如此一來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機器廠房會創造利潤,這是一種混淆的觀點,就是從物質的屬性跳到社會的屬性。古典政治經濟學將物質屬性和社會屬性互相混同、移花接木,這是商品拜物教的推論方式。工資和利潤都不是由資本而來,資本只是預付工資。在資本的循環中可以看到,工資實際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是工人自己創造的。一旦進入勞動過程,工人首先創造他的勞動力價值,之後才從事另一部份沒有報酬的價值的創造,這才是真正的資本主義生產的中間環節。跳過中間環節,在抽象過程中做不適當的捨象,就會產生錯誤的論證。這不只是亞當斯密這樣認為,後來的學者也都繼承這套理論,包括主流經濟學所講的「邊際效用」。「邊際效用」是指人對物質的需要或滿足的一種反應,這是相當主觀的認定。然而,就供需來談,就要要求一種客觀規律以規定供需之間浮動的曲線,亞當斯密便試圖要尋找「自然價格」的規律,李嘉圖則要去找「價值規律」。「邊際效用」不是根據客觀規律,而是根據個人主觀的需要。邊際效用是把物質的性質與主觀的性質代替了社會的性質,這是一種商品拜物教。李嘉圖比較利益理論的派生──機會成本與閒置資源的概念,帶有邊際效用的性質,主流經濟學時常把兩者結合起來,這是主流所喜愛的論點。主流經濟學講的是物質性質、心理因素,而非社會關係。 

「主觀價值論」亦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破產之後的變形的發展。由於主流經濟學已經不能再使用古典政治經濟學這種已破產的、自相矛盾的理論,他們一定要另尋他途,但又不能用馬克思的觀點,便製造一種主觀的要求,就像機會成本與閒置資源,必須想出某種方式來避免李嘉圖比較利益明顯的錯誤,或是避免帶有明顯的剝削意義在其中,如果換成似乎較沒有剝削成分在裡頭的理論,主流經濟學的獎懲系統便會欣然接受。 

主流經濟學的理論都是些聰明才俊的人所想的詭計,這些聰明才俊用盡心思,並配合獎懲系統,追求獎賞,激發他們的生命力去想這些騙人的詭計,想出來的人可以得到獎勵。因此,進入這個精心設計體系的人除非基礎很好,才能對這些主流觀點進行批判,知道他們犯了哪些錯誤。了解《資本論》,了解商品拜物教,是批判主流經濟學的最犀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