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本文刊登於:「新世代青年團」(http://youth.ngo.org.tw/)2006.09.25

學貸癥結體現高學費政策的矛盾
蔡依伶(反高學費行動聯盟)

 

 隨著各級學校紛紛開學,九十五學年度上學期的學貸業務,將於本月(九月)底截止。按去年申請學貸達七十五萬人次預估,本學期申貸人數恐不會低於三十七萬人,然而年來各項物價不斷調漲,中經院預估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達2.19%,而行政院主計處也表示這已是第三年經常性薪資成長趕不上物價調漲,然而,此時就連學貸利率都將由3.43%上漲至3.48%。

 物價漲,實質薪水大幅縮減,大多數學生、家長苦不堪言,為何此時連學貸都來踢上一腳?原因在於學貸其實與市場機制掛鉤,按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就學貸款作業要點」規定,學貸利率為郵政儲金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為指標利率再加碼計算:目前一年定期郵儲機動利率為2.08%,加上1.4%加碼利率,因此目前學貸利息已漲至3.48%。民眾薪水沒增加、學貸利率卻漲,這使原本被教育部視為「德政」的學貸政策,已失去其意義與功能。

 就學貸款本來名為「助學貸款」,意思很明顯,以貸款方式「幫助」學生就學:由全體納稅人即國家稅收攤付學生就學期間的利息,使該政策具有社會福利性質。因此早年對申貸條件限制嚴苛,中低收入戶才得通過申貸。孰料,學貸此後卻成為教育部在執行高學費政策時,意外衍生的「副產品」,教育部為了緩和各方反對高學費的聲浪,只好被迫放寬學貸申請條件──以增加學生負債而非降低學費、減少學生家長負擔的方式來支應──突然間,「助學貸款」之名便魔術般地改成「就學貸款」,教育部聲稱這是為了提醒學生,此非社會福利政策,而是必須償還的人生債務。

 然而,政策的性質是否為社福政策,並非名目變更就可改變,時至今日,教育部每年還是花費超過三十億元的國家稅收,形式上是學貸利息,實質卻養足三家辦理學貸銀行的胃口。明眼人只要稍加辨查便能發覺,一旦教育預算被拿去供養銀行,而非直接補助學校,其本金(即學費金額)不但年漲一次、利息也跟著市場調漲,滾滾利潤隨之而來,銀行本無涉於教育部、學校、學子家長三方之間,如今這三家政策擋箭牌只要閒坐廣廈,不用出門拉客戶,也不用推出什麼優惠方案,無費吹灰之力,坐收利潤;還有教育部及學校繼續衝高學費,為其招攬客戶。

 教育部或許迄今不知,教育一旦沾染上銀行等資本主義市場法則,便是與魔鬼交易;當初引為解藥,如今真相大白,一切是飲鴆止渴!隨著學費年年漲,餅做大了,銀行吸收的利潤也就年年增多;教育部無能為高學費政策所引起的惡果負責,四家委辦銀行坐收漁翁之利,納稅人在此間卻做足了冤大頭。今年七月二日反高學費行動聯盟到教育部陳情要求降低學貸利率後,教育部於七月中與臺銀、高雄銀行、台北富邦及央行等四家銀行磋商降息。銀行據稱,扣除內部行管費用,銀行獲利不到兩碼(一碼為0.25%),最後,銀行乾脆以「再降下去,不如不辦」為由拒絕,此舉等同政策綁架,教育部引狼入室,此刻連喊價的權力都沒有。

 有輿論據稱,因為辦理學貸的學生、家長採「無擔保」,因此相較於目前市場上的信用貸款商品如信用卡動輒利率20%、信貸利率至少10%,儘管學貸利率今年攀升至3.48%,也屬低利商品。此論點所言差矣,首先,學貸並非是人人可貸,不但必須是中等學校以上之學生,且嚴格限制貸款核可項目,僅學雜費、平安保險等項;同時,家庭年收入必須合乎「較低家庭收入」者,利息才可由政府半數或全數補貼;而家庭中同時有二人以上就讀高中以上的情況,利息必須自行負擔。最重要的是,只看到表象,便片面宣稱學貸是無擔保商品,完全是誤解。學貸的信用保證機制是由教育部提撥專款,委託財團法人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代辦「學生就學貸款」的信用保證及理賠作業;其中教育部及學校分擔貸款的風險為八成,承辦銀行自負風險降為二成;因為銀行承擔的貸款風險下降,貸款利率才能大幅降低。因此學貸並非是無擔保,而是以政府(全體納稅人)分擔75%與大專院校分擔5%風險一起擔保,對銀行來說,相較於目前的高呆帳率,以及甚至要將帳務三成賤賣給討帳公司以求現的壓力,僅兩成的風險,學貸幾乎是天上掉下來的生意。更何況,學貸還款狀況竟仿造市場經濟規則,列入聯合徵信記錄,稍有差錯,都將影響學生、家長未來信用。

 爭取學貸利息調降,這是為全體納稅人看守荷包;一旦放棄監督學貸政策,就是放任教育部圖利特定銀行、財團。學貸政策凸顯出高學費政策的矛盾,教育部原以為提高學費可以精簡教育預算,如今卻因利息問題反成無底深淵,更養大銀行胃口,動輒搬出市場邏輯反將教育部一軍。之前為了五年五百億,幾乎每校都要緊抱教育部大腿,教育部本可將每年三十億元直接用以降低學費、補助各校,如今卻只好抓著學貸這塊太小的遮羞布,處處受制,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