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文章來源:新世代青年團留言版

本文刊登於:「新世代青年團」(http://youth.ngo.org.tw/)2004.06.05

沒辦法,我就是愛孩子
孫嫚薇

 閱讀台中市輔助教育協會理事長葉純哲「請不要剝奪幼兒受教權」一文(自由廣場,五月三日),不禁讓我想起曾聽過某連鎖美語幼教業者的說辭,當別人詢問她於現今不景氣的市場中,為何又投下鉅資興蓋新園所時,她語重心長地說:「沒辦法,我就是愛孩子。」

  在這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下,我見到愛孩子的方法是:幼兒教育成為一種市場競爭下的「商品」。這樣商品被爭奇鬥艷的校園景觀所包裝;強加許多五花八門的美語與才藝。就是這些無關教育的附加價值,使「幼兒教育」越來越來昂貴。

  有購買能力的消費者(中上階層家庭)被五光十色的包裝所惑,以為孩子永遠起跑得太晚。勉強餬口的低收入或弱勢家庭,不是省吃儉用地挑便宜的用用;或者為了生活,不得不放棄奢侈品。沒有商機的地區(偏遠地區的家庭),更遑論享用商品。可想而知,孩子不是在受教育,不是藉此激發他們對世界的渴望;而是提早讓他們接受事實,接受不公平對待下的社會殘酷。

  如果我們對孩子有愛,我們應該明白,受教育是所有孩子的權利,不是階級差異下讓孩子自生自滅的藉口。因此,孩子不應該成為市場上競標的商品,不應該是加劇貧富差距的工具!他們應該被一視同仁地呵護在手心,應該同樣地為他們創造一間洋溢著思辨、想像、遊戲與美好的校園,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身為一家園所的經營者,我常想有這樣的淨土嗎?讓稚齡的孩子不再為了就讀名校,每天必須睡眼惺忪地爬上娃娃車;讓貧窮的孩子不再為了籌不出學費,必須屈就於劣質擁擠的教學環境;讓偏遠地區的孩子不再為了沒有學校就讀,必須無奈地接受隔代教養的疏離。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難題,尤其對在「幼兒教育」中求生存的業者,「教育」與「利益」本來就是極大的對比與諷刺。

  陳水扁「五五五政策」中提出幼托公共化的遠景,強調「平等、普及、社區自治式的照顧系統」能獲致最多樣的效能,當然,幼兒教育也涵蓋在此照顧系統之中。這項公共化的議題讓所謂近便、普及與平價三者兼顧的優質幼兒教育,不再只是一種虛幻的烏托邦。也許,幼教業者在強調愛孩子的當下,是否也能思考,鎮日廝殺在利益競逐的戰場中,將幼兒教育當作商品一般的販售,是愛孩子的唯一方式?還是基於「重視幼兒生命成長價值」的人性化思維下,選擇參與另一條非營利、社區化、平等的公共化幼托路線,充分展現我們不分階級、不分地域的一份真正對孩子的憐愛! (作者孫嫚薇╱小山托兒所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