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運動 更新時間:2000.04.24

本文刊登於「新世代青年團」(http://youth.ngo.org.tw/)的「理論與運動」專欄

日期:2000/04/24


一個「庸俗」馬克思主義的小感想


張遠艾/新世代青年團


前幾天報紙上,在不起眼的版面有一幅不起眼的照片與說明文字:一群國產汽車公司工會幹部與台北縣產業總工會幹部,在國產汽車廠內,指著一批無法上市的新車議論紛紛;因為老闆經營不善,玩股票賠了老本,導致公司瀕臨關廠。

這個「小」新聞比起政治新聞,是太不顯眼了,但卻是台灣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常態。不管受雇者多麼努力,但是資本主義商品社會卻有自己的規律。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下,要有所謂資方「投資」的資本,才能使勞動力投入生產;當資方把掌握的資本玩光了,連「上市」的動作都做不出來,導致受雇者的勞動力成果無法在市場內實現。於是,出現了「新車無法上市」的荒謬結果。

類似的例子還多得很。在金融風暴中受損慘重的國家,像印尼、南韓...等,由於資本急速從國內市場撤往國外,使得股市大跌、幣值狂貶,以貨幣(符號)計算的國家經濟一夜之間只剩原來的一半價格都不到。然而,並不是這些國家的勞動者突然變懶一半,也不是生產力突然下降一半,而是資本的運作無法與勞動生產配合,甚至於妨礙了勞動生產。這樣的社會型態、生產方式,當然會有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危機常常爆發出來。

當有人以「庸俗馬克思主義」或「對馬克思理解有偏頗理解」的說法,來指責「古典」馬克思主義對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分析時,不禁令人要問:如果連資本主義經常發生的問題都無法說明的話,那些不「庸俗」的馬克思主義要如何針對資本主義的常態(生產、流通...)進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