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卡奴是怎麼造成的?
徐文嚮

    

    台灣信用卡發行量大,卡債也驚人,根據統計,自1993年至2003年台灣各銀行發卡數從318萬張,成長到6,539萬張,十年之內成長20倍,速度驚人。衛道人士和專家學者們近來常在感嘆,「人無信不立」的格言已不被六、七年級的新新人類所恪守,從台灣的卡債問題那麼嚴重便可知所端倪,許多人成為了「卡奴」,據金管會估計,台灣卡奴人口大約40萬,信用卡、現金卡債務超過8,000億,其中有二成卡奴是介於二十至三十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平均欠十家銀行的錢,金額近200萬元。一般輿論的印象認為,這些年輕人欠債主因就是過度消費。輿論往往把各種「欠債式消費」的問題集中在這些少數的年輕人身上,並以獵奇的心態大談「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老調,可是他們在獵奇的同時,卻忘記了這種「欠債式消費」的社會根源。

 人們的個性特質或許是天生的,但是對應於社會的許多態度和應變方式,大多是後天塑造的。這些衛道人士在批評感嘆之餘,卻從不思考六、七年級所處的時空條件:這是一個大企業壞帳滿天飛而不用負責的時代,這是一個大眾傳媒宣傳「欠債消費是光榮」的時代(表示你會「理財」!)。六、七年級的消費觀念與債務信用態度,正是被這樣塑造出來的!泛紫聯盟的召集人簡錫堦的形容是恰當的,台灣目前的經濟整體環境「是建立在個人可以不負責任借貸、銀行可以不負責任放款的惡性消費循環中」。不過我們可以走得更深遠一些:衛道人士和專家學者們應該問的,不是為何六、七年級不懂理財、不再恪守信用,而是為何資本主義社會的消費方式要走到「欠債式消費」的地步?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大,全社會的生產領域幾乎都以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進行生產時,社會總產品與總價值的流通與再生產,自然也就以資本主義的特有方式來進行。流通的目的除了滿足各種不同層次的消費,更是為了實現所有的商品價值,尤其是剩餘價值。商品價值的實現,則有賴於生產出來的商品可以順利轉化為貨幣,亦即被消費者購買。一旦流通不順暢,資本主義內在的根本性矛盾就會以各種表現方式現在眾人眼前,諸如生產過剩、消費不足、通貨膨脹或緊縮等等,造成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對於自身體質所產生的矛盾是兩難的。這個危機要得到徹底的解決,就必須從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性矛盾著手,即要改變生產關係,也就是廢除僱傭勞動和私有制。但是這樣一來,資本主義那種以剩餘價值和利潤生產為導向的經濟基礎將隨之瓦解。如若不欲觸動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就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在資本主義的分配比例上,讓屬於工資部分大幅上揚,以使工資的消費數額能逼近社會總產品價值(在此生產資料的消費與奢侈品消費暫不計入),讓消費不表現為不足,讓生產不表現為過剩。可是,如此一來不但解決不了根本的矛盾,也可能因為工資上漲造成積累的困難,還是可能引發另一波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當中,出現了新的消費方式,即欠債式消費。這種消費方式企圖在實質上不提高工人的工資,而以欠債的方式進行消費。就資本主義的實際運作而言,有三個先後出現、但對於加速商品價值實現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方式,一是廣告,用謊言和影視科技的結合來刺激各種不見得需要的消費;二是分期付款,讓工人先得到使用價值的實惠,再煩惱交換價值的付出;三是信用卡消費,把商業經營的風險(商品賣不出去)轉嫁給貨幣經營,以圖再生產的順暢。這些舉措都是為了確保商品可加速出賣、可以加速轉化為貨幣,並且,為了保証這種消費方式的普遍性和效度,背後則是司法、監獄等國家機器的法權保証──只要你瞻敢不按時繳費,就有信用破產、身繫囹圄的下場!尤其是分期付款和信用卡,更是加速了商品所有者加快拿到貨幣的手段,因而信用資本的經營範圍從生產領域走向了個人生活的消費領域。根據Fite Gilbert在《美國經濟史》一書中的分析,1920年代美國商業廣告的擴大,以及分期付款的興起與大量增加,既造就了美國一次大戰以後短暫的繁榮,也埋下了日後經濟大恐慌的種子。1924—1929年,分期付款銷售售額約從20億美元增為35億美元。這種預先消費的辦法,無疑增加了小汽車、收音機、傢俱、家庭電氣用具等耐用消費品的銷售額。然而分期付款銷售辦法的推廣使用,也表明這樣一個事實:不增加消費性信用貸款,消費品市場就不可能容納工業部門生產出來的大量商品。而在1950年,美國大來集團(Diners Club)發行首張現代信用卡,原本只是針對金字塔頂端的商人發行,目的是讓他們方便在各高級消費場所,以簽帳方式消費。不過,半個世紀之後,簽帳消費的信用卡已經普及到一般工薪階級,因為就流通領域而言,它提供了與分期付款方式一樣的功能,差別只在於借貸雙方從工資所有者VS商品資本家,轉換成工資所有者VS貨幣資本家。不幸的是,在台灣,在這個資產階級業已上升成為真正統治階級、而資產階級法權卻因資產階級自身長期玩法弄權而遠不受人民信任的社會,借貸關係又進一步的惡性發展,成為了工資所有者VS黑社會,那些還不出錢,而有家不敢回,甚至是斷手缺腳、失去性命的人們,便成了媒體SNG文化下的獵奇對象。電視公司把這些人的遭遇製成節目,再把廣告時段賣給各大銀行信用卡部門,繼續吸引更多人欠債消費,以便再生產新一批的犧牲者!

 然而這種加速消費的手法,對於避免資本主義危機而言,仍是徒勞的。因為資本主義的危機不是用什麼技術問題可以解決的,任何對於資本主義危機的技術處理,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加速消費的結果,很可能只是刺激下一輪生產更加盲目、更加大量與快速,反而將消費與積累的矛盾,以擴大的方式延後罷了。

    人一出生就要消費,但不一定就會因為消費而成為卡奴,只有在一定的經濟關係之下,他才會成為卡奴。人們關切卡奴苦難的同時,更應該關切造成卡奴的經濟關係。企圖只用加速流通的方式逃避此一困難,那麼結果是可以想像的:美國和日本的泡沫經濟殷鑑不遠,短期受苦的是卡奴們,長期遭殃的是整個社會!